“而且,朝廷有规定,新落户的人家可以在户籍所在地开一亩荒田,这一亩田开荒头三年是不收税的,你瞧,咱们这不光多了一间院子,又多了一亩地,多合算的事。”
平纺县依山傍水,地广人稀,土地虽然不算顶肥沃,但荒地很多,人工少,所以朝廷鼓励开荒,也想用免税的方式刺激一些人多干活。
不过,这年月伺候田地可不是轻省活,开荒更是费时费力,虽然大家也都陆续在开荒地,但开的都是三两晌地的样子,不放在名下,也不去纳税,只自家偷着种些粮食菜而已。
大姐被人指挥的时间久了,脑子不太行,被利益打动后,光去憧憬未来了,完全没想过李如意为什么会知道这些。
李如意见此,再接再厉的劝说。
“而且你也不是不知道咱们族人的嘴脸,家里的那两亩地都是族产,往后要是有了变故,兴许是要被收回去的。”
“可咱们开的这一亩地却是咱们自己的,别管好赖,终究是一条退路啊!”
李如意这话一下戳到了大姐心中最不愿回忆的过往。
李大贵活着的时候,李家有六亩多地。
其中有两亩是爷奶留下的族产,剩下四亩地是家里长辈陆续开荒和从别人家手中买来的。
可李大贵那人烂好人一个,架不住人家哄骗,竟然把家里的地都划归了族产当中。
他服徭役累死了,族人就借着李家男丁少一半的名义掠夺走了一半。
后来孙氏又病重,李家银钱常不凑手,族人又借着各种名义抢走了不少田地。
不过三四年光景,李家原本的六亩地就剩下两亩了。
这件事李柱子和老三印象不深,那时候他们年纪小,记不住太多。
可对大姐一个当时已经快十岁的孩子来说,真是记忆犹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