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惑与欣喜的情绪,在他深不见底的眼眸中交替浮现,正如朝朝暮暮,黑夜过后,便是大放光明。
“是你。”
他挣脱着石塑的限制,缓缓开口。
“是我。”
赵琢影答道。
活生生的人物,从课本中走了出来,更何况,他是无数青年心中的偶像,拿起笔杆,冷眼对敌。
这种奇遇,从来都是痴人说梦,若叫别人听到,怕是要被强行套上病服,捆绑在精神病院的治疗室内,忍受折磨。
真实与虚幻的碰撞,赵琢影在夹缝中,不断地寻求出路,最终,叫他勉强撞开一个缺口。
他站在原地,凝望着倾泻的天光倾泻而下。
那位先生的出现,让众人纷纷安静下来,揣摩着那段简短对话的寓意。
那位先生缓缓说道:“多年以来,你全然是那副老面孔,未曾改变分毫,我却变得一塌糊涂。
因而,你没有道理记得我。”
“先生恐怕有所误解,你印象中的斯人,早已远去,站在这里的是他的后人。”
顾湘挂着微笑,沉稳地答道。
“如此看来,我记忆中的那位,在推进大变革的关键时刻,终归是脱了手的。
不过,既然希望的火种得以保留,此番前来,意思就是要继续下去的。”
他摸来一支烟斗,冲着坚固的房梁吐烟。
“医生,晚辈不才,一生颠沛流离,不得安宁,请您赐教一二。”
北先生急忙插话,眼神中满是疯狂的敬意。
好端端的求援,被他硬生生搞成了粉丝应援会。
眼见着北先生情绪高涨,忘乎所以的样子,顾湘打断了他,开口说道:“外界的情况不容乐观,还是缓一缓闲话,请先生先行出山,镇压那些无法无天的老顽固们。”
北先生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尴尬地说道:“我是求知若渴,先生若有空闲,我们择期再叙。”
先生抖动着高耸的鼻梁,朗声大笑:“无妨,搅了我们畅谈的兴致,自是该死。”
他甩动着青色长袍,衣摆飞舞,迈着急匆匆的大步,不顾一切地向着屏风而去。
屏风后面浓重的历史气息,压得众人喘息未定,再起心悸。
他拂去一面铜镜上的尘埃,翻了一面,珠光宝气,铭刻着“风月宝鉴”
四个大字。
“此乃《红楼梦》中的风月宝鉴,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皆在宝镜的两面可以探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