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英?”
陈三文擅长木工,对矿物却没有接触过,不过吴茂是常与瓷窑打交道,所以知道此物的。
“这东西有哇,我去谈烧制酒瓶的时候在他们那里见过。”
他说:“不过窑里用得很少,听说有人专门来收,价钱很便宜。
你是有什么用处么?”
“我还需要别的,碱、石灰石、高岭土、长石——就是硬石膏,还有芒硝,如果有的话石膏和和刚才说的黑铅也需要。”
“这些都不难。”
吴茂笑道:“我去窑上走一遭都能搞到,不过你究竟要拿来做什么?”
“我要做两件东西给你们瞧。”
李丹笑着神秘地说:“且是两件眼下咱们最需要的东西!”
“哦?眼下最需要?”
吴茂很认真地看看李丹,确认他不是玩笑,然后点头:“行!
既然是巡检差遣,我马上启程去窑上。”
“不必、不必,”
李丹摆手:“我可是随时要找你商议的,就算坐马车走,来回最少也要三天。
这三天你不在身边,若有事我还不得急死?
你派个人去就好。
再说这几样东西又不是什么昂贵的。
顺便再拉两车他们废弃不用的窑砖。”
说完转向陈三文:
“自如帮我做些工具,如筛子、脚踏打磨机、打磨用的砂轮和碾辊,还有坩埚。
唉,总之要好几样东西呢,我画出图样来给你看!”
“好!”
陈三文听说又要有新鲜东西登场跃跃欲试。
结果没想到李丹订的几样“小”
东西,让他和伙计两个几乎三天都彻夜难眠,仅仅砂轮就要做出三、四种不同的细密度。
更别说还要建碾磨、熔炼炉、畜力鼓风机这几样了。
好在李丹已经将图纸送来不用他们考虑如何实现的问题,否则莫说三天,就是三个月也未必鼓捣成功。
三天过去,派出的人终于回来,四轮马车上用竹筐、竹篓装得满满地,都是李丹要的那几样东西。
李丹高兴起来,先将石灰石敲碎,与粘土混合、研磨,过筛后在窑中煅烧;
二次破碎后加入经粉碎的石炭炉渣和石膏混合、研磨,然后加入过筛的河砂和水搅拌成灰色的膏泥。
他亲自示范给工人,如何用这种泥和窑上拉回来的老窑砖一起砌成熔炼炉和畜力鼓风机。
“诶,这东西抹墙倒是比黄泥抹得更平整、细腻多了。”
有人这样说,但多数人还是不明白干嘛要这么费事。
“明日再来,等它干了,你们便知道妙处。”
听李丹这么说,大伙儿半信半疑地渐渐散去,只有好琢磨的陈三文还背着手对新砌好的炉子打量来、打量去。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