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氏岂会真心怪他们。
一个是亲儿子,一个是亲闺女,两人竟然联合干出了这样一番大事,她高兴都来不及呢。
沈父道:“你们倒是好运气。”
矾红难得,众所周知。
那些能烧矾红的窑厂都将自家手艺看得跟眼珠子似的,外人轻易不得见,如今偏被两个孩子给烧出来了。
“当年为父喜登科,参加琼林宴,宴上用的就是矾红瓷。”
沈父回忆似的道。
安氏就道:“也只有皇室才能这样大手笔,不然谁家得了这样的瓷器,不好生收藏起来,反而舍得拿出来用。”
“爹爹,阿娘,祖父不是要过寿么,我想着要不咱们就烧一套新瓷器送给他老人家。”
沈妩提议道。
安氏一愣,反应过来却越来越觉得这主意好。
她又询问沈父:“老爷看呢?”
事实上,前几日沈父已经寻摸到了一对上等的青花梅瓶,但青花哪里比得过矾红贵重呢?
他有些心动,但又怕时间来不及。
云鉴道:“时间倒是来的及,就怕成功率不稳定。”
沈父闻言就有些犹豫,安氏却道:“这有什么。
先让窑厂那边开始烧,烧出来更好,烧不出来也不碍事,反正咱们不是已经有准备了么?”
这倒是。
沈父便也下定了决心:“那就烧吧。”
于是,一家子又开始商量烧什么样的器型以及用什么样的花纹。
最后定下烧一对梅瓶,花纹则由沈父亲自画一幅八仙祝寿图。
虽然只要一对,但烧制的时候却不能只烧两件。
为了提高成功率,这一窑足足烧了二十件,都是一样的梅瓶。
而且不同于之前的抹釉法,这一次用的是吹釉法上釉。
这次烧瓷的费用不用沈妩和云鉴两人操心,沈父大方的拿出了五百两银子做定金。
不仅如此还将之前沈妩和云鉴投入到窑厂的钱也给两人补上了。
之前沈妩除了给云鉴的五十两金子,后来又将自己的月例银子凑了二百两给他,就这还不够,云鉴又帮她添了一百两。
窑厂那边早准备着了,云鉴一下命令大家立刻开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