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里告状成风,不同的村民小组有着不同的告状团队。
这些人原本是因为98年的占地问题,进京上访。
这个问题说到底,与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毕竟占地单位是省企,相关补偿款也不经过区里发放。
可是出现了信访,却要归口到区政府来解决。
区里哪有这个能力解决,于是只能做说服工作。
每次说服工作都需要给一点小小的补偿,安慰一下,让这些人消停一下。
进京上访还是有效果的,几次反映之后,最终补偿款发放到了村民手中。
不过也有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村民们对于上访这条路走出了经验。
怎么进北京,去找哪个部门,怎么找,这些门路都被摸透以后,有一些人开始了职业上访之路。
整个二龙区,全区的信访百分之八十来自二龙乡二龙村。
甚至于有的村民把信访当成一种服务。
不只是自己上访,还指导别人上访。
这种指导有时还超出二龙区的范围,在其他县区开展。
这就让二龙村信访村的名声在整个通达市越来越大。
这样的一个村子,连省市区都不放在眼里。
乡政府和村委会,就更不被人家当回事了。
乡里也尽量避免与这些人产生纠葛,否则找个借口一上访就是十年二十年,谁来应对呀。
乡里退让,村干部也不愿意得罪人,于是整个二龙村的集体事务始终处于一个混乱的状态。
不过不论怎么混乱,好处都轮不到村外聚居的这些村民上。
这一点是肯定的。
“这事我可保证不了。”
村干部说道。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