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京中汹涌的政潮突然间就消失了。
言官中有人上书弹劾袁崇焕“大言欺君”
,全部都被王双留中不。
维护袁崇焕的态度非常的明显。
因京中大旱,作为皇帝,王双戒斋沐浴三天,再去天坛祈雨。
搞定这些琐事后,二十八日上午在文华殿里和阁臣、词臣、部院大臣议政,特许袁崇焕、毛文龙列席。
礼部尚书、詹事府詹事温体仁站在随驾词臣方阵前列,看着坐在的袁崇焕,还有站着毛文龙。
心里很有些羡慕。
显然,这两人是天子所信重的人。
同样羡慕的还有礼部右侍郎、万历四十一年的状元周廷儒。
时年三十五岁。
按照王双定的规矩,如今早朝废弃,君臣在文华殿议事,二品文官和品公侯伯都有座位。
袁崇焕此刻的官职是兵部尚书(正二品)兼右都御史(正二品),督师蓟辽。
他当然是可以坐椅子的。
以袁崇焕的科考成绩,按照明朝“非翰林不得入阁”
的规矩,这差不多算他的官职巅峰。
再往后就是加少保、太保等职或者以文官封侯。
王双穿着红色的龙袍常服,坐在一张长案面前,看着殿中正汇报琐事的辅韩爌,打断道:“北直隶大旱,如何救治旱情,不是靠朕祈雨就行的。
还要组织百姓、缙绅兴修水利,多打井。
这件事你们内阁去办。
陕西大旱,免除陕西百姓徭役、春秋两税、口赋三年,与民休养生息,这是朕让老高批红的。
钱粮缺口你们内阁和户部毕尚书协商。
多听听洪承畴的意见。
恢复考成法的事情议的如何?”
韩爌给天子不留情面的一通话打断,心里不快,阁臣的体面全无。
他已经想辞官回乡的事。
我不伺候你了还不行吗?说道:“考成法乃是恶法。
万历末年申文定公(申时行)和一条鞭法一起废除。
臣以为不可行。”
王双没有给这位辅老大人留任何的情面,讥讽的道:“考成法,考核的是官吏。
搞得你们官不聊生,对吧?但是,在朕看来,官不聊生总比民不聊生的好!
就这么定下来。”
韩爌把官帽子脱下来,跪地道:“臣年老体衰,乞骸骨。”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