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看到的论点,明末时最能挽救辽东败局的军事家、战略家,当属孙承宗。
一代名臣袁崇焕无法改变辽东的局势。
王双对这个观点是认可的。
第一,崇祯二年十一月京师被螨清兵围困,袁崇焕下狱论罪。
满桂战死。
局面危急之时,满朝大臣都推举孙承宗来解决局面。
第二,袁崇焕杀毛文龙。
这简直是一点战略眼光都没有。
毛文龙镇守东江,可以直抄螨清的后路。
这怎么能杀呢?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起抗清民族统一战线。
这是个中学生都能懂的道理。
以此事足见袁崇焕的战略水平。
王承恩应声而去。
王双目光在五人身上扫了一声,落在年轻点的方正化身上,道:“方正化,你替朕来办这件事,去辽东宣朕的旨意,召袁崇焕、毛文龙进京陛见。”
明史宦官传:方正化,山东人。
崇祯时,为司礼太监。
及城陷,击杀数十人,贼问:“若为谁?”
厉声曰:“我总监方公也!”
贼攒刀斫杀之,其从奄皆死。
这也是对崇祯皇帝忠心耿耿的人物。
据说,网传其人是东方不败的原型。
方正化正色道:“奴婢领命。”
起身离开。
他是司礼监太监,当然懂接下来流程。
他要去宣旨,还得走朝廷官僚体系的流程。
安排完东虏的事情,接下来便是捞钱的事宜。
王双扫视着剩下的四名大太监,直白的道:“朕的内帑缺银子。
朕决意复各地矿监。
征收各地茶园、矿场等税收。
在内廷之中专设矿监局。
尔等可有人愿意为朕分忧?”
说完,就冷场了。
妈卖批的!
王双压着心里的情绪,目光落在这四名太监中地位最高的司礼监太监高时明身上。
此人五十多岁的年纪,头花白。
乃是内书房里一路升迁上来的司礼监太监。
公认的司礼监掌印太监人选。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