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一个满是尘灰的工地上,时间都被倾倒在未干的水洼里。
好像什么都没变,又好像什么都变了。
他最终只得耸耸肩,无奈地叹了一口气道,“因为我没什么瞒得过他。”
第4章4.
镇南仅有一条主街。
陈美娟说过,镇南人的一生就只有十公里。
街头是幼儿园,小学。
中街是中学,大专。
街尾是养老院。
这便是所谓的命。
人啊,就得认命。
谢立不知道现在的陶运昌算不算一个镇南人,但他知道他曾经是最不想留在这里的人之一。
他看着陶运昌一层层地把瓦片铺完,最后仔细地砌完脊瓦,审视了一遍后从屋顶上灵活地翻了下来。
对坐在庭院里假装玩手机的谢立说,“久等。”
谢立收起手机很大度地说,“不会。”
又望向连绵的屋顶感叹道,“这么大面积,一共要铺多少张瓦啊。”
“我今天铺了二千四百八十二张。”
陶运昌找来两瓶水,递给谢立一瓶又说,“整个屋子六个人铺,统共在六万张上下。”
谢立点点头,接过水随口说,“那你又要数到失眠了。”
他刚讲完就有点后悔,好像自己在套近乎。
“现在不会了。”
陶运昌找了件干净外套披上,领谢立出去时补充道,“在管教所和在工地都是重复的劳动,习惯了反而能睡得更好。”
他离开前在工具箱里找了一个干净的大塑料袋,整齐地折叠完塞进了外衣。
谢立闻言无话可接,只是闷头跟在陶运昌身后,盯着他的雨靴发呆。
这双雨靴谢立似乎高中时就见过,上面有一个附近工厂的标识,是雨季里陶运昌奶奶送他俩的。
谢立那双鞋早就扔了,而陶运昌有可能穿了七年。
两人一前一后沉默地向主街走着,就像过去一模一样的放学路。
谢立走到车前开了锁,坐进去后发现陶运昌开了门,并没有直接进来,而是从口袋里拿出塑料袋摊开,平铺在座椅后,才跨步上车。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