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讨论的结果是什么?”
黄光道:“我们的意见是,一定要建立一个中枢,把地方管理这一块抓起来。
免得各地各自为政,甚至会造成互相掣肘的情况发生。”
杨鹏直奔主题。
“关于内阁,你们如何设想的?”
柳元摇摇头,无奈道:“暂时还未形成一致,有人建议沿袭唐治,有人提议因地制宜。
大家都没有什么眉目,还是要问问你的想法。”
杨鹏沉默了,心底思量。
依靠大宋的体制肯定不行,大宋的体制太乱,文官的权力太大,县令的权力也是太大,都有生杀大权那肯定不行。
早在决定自己城主的时候,他就已经构思过将来自己的行政体系该如何设立。
承袭宋治他是不愿的。
宋朝的政治体系看似比较完整和稳定,但见识过了自己的管理的制度后,他自然对宋朝的政治制度看不上眼。
当然了,照搬自己的行政体系也不行。
政治制度这种东西,是要和生产力、经济水平挂钩的。
贸然采用太过于先进的政治制度,弄不好就成了王莽第二。
当然了,决定怎么建立行政体系的一个大前提,那就是要保证行政的效率。
基于此,杨鹏反复思量之后,提出了他的想法。
“我们是不是可以成立一个内阁制度,来统管各地治理?”
林青儿没懂,赶紧问道:“何为内阁制度?”
杨鹏解释起来。
“行内阁制度,顾名思义,是一个行政部门。
由若干官员组成,统筹所有行政事务。
重大决议,需要行内阁制度在内阁会议上表决,才能形成决议。”
黄光恍然大悟。
“这不就是现在天京新城那边各镇做法的扩展嘛。”
杨鹏点点头,问道:“诸位觉得可行否?”
众人思量过后,纷纷表示赞成。
天京新城那边各镇的管理情况,大家都是看在眼里了。
虽然不是没有失败之处,但总体而言都是呈现为良性的。
最起码不会像大宋那样,有功大家抢,有过不见人。
杨鹏做了解释。
黄光立刻道:“那这内阁首相之位,只能由你杨鹏来担任了。”
众人纷纷附议。
杨鹏是领袖,行政首脑的职位,可谓是众望所归。
孰料杨鹏却拒绝了。
“接下来我的重点要放在军事上面,没有太多的时间负责行政。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