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生存的法则,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
因为“人虎之争”
,不仅仅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可以说在历史的5000年里,人虎之争就没有停止过。
早在东汉时期,王充就在《论衡·遭虎》中提到,当时老虎经常闯进东汉帝国的各座城市中,“虎时入邑,行于民间。”
唐宋时期,虎患也非常严重,不说民间,在当时的长安和汴梁境内,也常有猛虎食人的记载。
与南宋同时期的金宣宗时期,曾下令,“诏亲军百人射杀之,赏射获者银二十两,而以内府药赐伤者”
。
尤其是清朝初期,全国虎患达到了巅峰。
康熙年间,四川人欧阳直就在《蜀乱》一书中记载四川虎患:“遍地皆虎,或一二十成群,或七八只同路,逾墙上屋,浮水登船爬楼,此皆古所未闻,人所不信者。”
古代虎患之所以严重,很大程度上是人口数量少,且防身器械不先进造成的。
古代在清朝之前,全国人数巅峰时期,也只有6000万左右。
说起那次“老虎围村”
,李有田也是听红旗农场里有个卖货郎老李头说的。
1962年九月的一天,红旗农场呼延大队。
卖货郎老李头挑着两担子日用品,前脚刚一进屯子没多久,就发现了蹊跷。
先是屯子外放的耕牛都一股脑地冲了回来,紧接着全村的狗都拼命地叫了起来。
老李头一哆嗦,一定是出大事了。
他来不及思索,赶紧躲到了一户人家里。
不一会儿,有人敲着锣高喊,“老虎围村了,老虎围村了”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