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是这么美好,可秦楠调皮的个性难改,还是隔三差五被班主任拎到教室外面。
亦如下课时看到他头顶一本英语书蹲马步,便趁四下无人帮他捶腿捏肩。
一晃秋天又到了,学校开始放一周的“冬储假”
。
北方的土地一年只收一季,冬天又特别漫长,这时候大棚种植还不普及,家家户户必须在下雪之前挖好地窖,储备好整个冬天所需要的煤、木材、白菜、土豆、萝卜和大葱等。
家境好的还会买苹果和山楂,把梨和柿子冻起来,到了过年再吃。
再懒惰的人也要行动起来,这可是关系到民生的大事,谁都不敢懈怠。
这些食物要狠狠够吃5个月才行,有的人家植树节之前就断了炊,只好高价去市场上买,勉强熬到春暖花开。
男人负责到地里采购,大多数单位也会组织工会团购,再分到每个人。
这时单位福利的高低、工会同志的办事能力就比出来了——有的单位选的菜就是水灵,有的就发蔫。
有的单位带鱼螃蟹都有,有的就只有土豆辣椒。
马路上异常热闹,就像过节一样,到处都是推板车和骑三轮车的,一趟趟运个不停。
女人和孩子就等在家里,车一来就负责搬运和摆放。
全家老少齐上阵,也很有乐趣。
不过这时候家里孩子多的也要注意,一不小心就会把孩子和土豆一起锁在地窖里,好在地窖并不冷,亦如就被关了进去,忙了一天的爸爸晚上要拿大葱时才想起女儿还在地窖里摆白菜呢!
储运白菜是有学问的——
地里挖出的白菜要留下根茎,这样既便于搬运也防止水分流失。
大人可以一次拎8棵,孩子也可以拎4棵。
地窖的温度恒定在零上几度,白菜要靠墙整齐地平码,菜上面绝对不能喷水,吃的时候小心地从上面挨着拿,这样白菜存放几个月也不会烂。
北方人吃白菜的方法也很多。
剥掉老叶,把菜心细细切丝,放上调料和辣椒油凉拌着吃,是冬天的爽口小菜。
切成片加上粉条和五花肉煮在一起就是有名的“汆白肉”
或叫“猪肉炖粉条”
。
但是大部分的白菜还是被洗净腌在大水缸里,盖上一块河滩里捡回洗净的大石头。
等到腌透成了“酸菜”
的时候,吃一棵捞一棵。
酸菜可以包饺子,也可以和粉条炒着、炖着吃,又成了一道美味,叫做“汲菜粉”
。
北方人喜欢吃生冷、蘸酱和炖煮的食物。
读大学时亦如听人取笑生吃大葱、生菜和辣椒是“野人”
的行为,其实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一种文化和习俗都应该受到尊重,特别是饮食。
这地方的人觉得不能接受的却正是那地方的人魂牵梦绕的味道,这其中包含了对家乡、亲人和童年的珍贵情感,舌尖上的思念,什么都不能替代。
18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