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泾”
卫欢喃喃道。
那一年她刚十三岁,因那人之恩,她也有着一段就学的日子。
他予她自由,爱教她读书绘丹青。
她自幼在繁华之地待了那么几年,又历过这许多磨难。
但那人却心思单纯,给了她全部的信任。
他们去过许多灾祸横行的地方,一同攀爬着险崖为求一药;一同与灾祸里贪赃枉法的官员冒死斡旋;一起哭着为旱灾割血,为瘟疫试药而亡的人敛尸。
见过桃花盛开的春,孤雁南飞的秋。
行过北方的雪,蹚过清亮的月。
他,皎皎君子,朗朗其心。
只是,想还恩于他,却不知他在何处。
“察其,德爱礼智,才兼学雅,学比山成,可为人师。
故,封请为国子监祭酒,掌儒学训导之政,总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律、书、算凡七学。”
“请,祭酒。”
监丞郁大人终高声朗完,监院上的学子们,却很多已是知道其人是谁,未抱着七七好奇,但却抱着兴味,盯着那人。
那人俊逸卓绝,晨光下眉目的冷峭被打碎了。
一身儒袍,更为其俊添雅。
但却不苟言笑,光是站着便有一种不敢让人轻慢的威仪。
监生们正盯着他缓缓走向高台。
谁知,他抬头一望,脚下却又一停,改变了走向,径直朝着监生们行去。
监生们本就肃立着未做声,见状,众人心里讶异却更是不敢言语。
台上各位大人更是皱眉看着。
待见到,小监生队中辖地引途星,欲离京“大师哥哥?!”
卫欢泪痕隐约的小脸上,满是疑惊。
现在她可算是知道应杭为什么说众人皆认为七皇子意欲掌控天下学子之心了。
祭酒历届便由大学士或者德高望重的文老先生担任,可谓是国子监众学子的表率与敬仰之人。
越琅这般手段,虽是在士林中立下声望,但也把自己推至风急浪高上。
依她所想,却是太不明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