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善冷静下来一想,还真是这么个道理。
自己的小命要紧啊!
再说了,命都没了,拿什么完成朱祁钰布置下来的议和任务,难不成用托梦的方法?
“嗯,嗯,陛下安排的议和事关大明安危,我要留下这条命,来完成陛下的托付。”
杨善用这条理由,果断劝说自己放弃了这个念头。
于是,杨善便在巴图特部的大营外面住了下来,这一住就是三天。
按照杨善自己的说法,这三天里,他和下属们是以天为被,以地为床,风餐露宿,茹毛饮血,几乎是吃尽了苦头。
没办法,杨善走的太急,只有几个下属和护卫跟随,压根没带什么行李。
按照他的想法,这一路几乎都在大明境内,沿途驿站自然会准备好一切。
至于到了阿剌知院那面嘛!
就冲阿剌知院提出议和这件事就能看出,他杨善去了,必然是好酒好菜侍候着,美人暖帐都会有。
但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阿剌知院居然被也先叫走,不在巴图特部大营。
即使他想进巴图特部大营,人家也不让啊。
所以,他只能在巴图特部大营外面住了下来,幸好阿剌知院的亲卫送出来一顶小帐篷,他才不至于真的露宿野外。
三天后,阿剌知院终于回来了,杨善立刻就入营相见,和阿剌知院谈起了议和的条件。
阿剌知院提出了三条议和条件,一是双方开启互市,明朝不得以任何理由关闭互市;二是允许明朝以赎金的方式赎买回阿剌知院手中的大明子民,赎金可以以货物冲抵,但是盐茶铁器等物必须占赎金的五成以上;三是明朝要以册封的方式给予阿剌知院一个王爵封号,这个可以秘密进行,不必公开宣扬。
同时,阿剌知院还提供了一个重要情报,也就是这次也先招他们过去议事的结果——各部备战,择机攻伐大明。
杨善对阿剌知院的条件进行了反驳,并且同样提出了三个条件。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