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冬季,寒风呼啸,沈亦寒和陆青正准备离开北方部落,回到长安汇报她们的发现。
冰雪覆盖了大地,万物沉寂在一片银白之中。
然而,就在她们准备启程时,一位青衫男子突然造访,带来了一封古老的信件。
信件上字迹苍劲,笔锋有力,仿佛每一笔都蕴藏着深厚的力量。
信中写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此信乃我等探寻之始,恭候你们至临东山。
东山之行,关乎古今天命。
速来,不可迟疑。”
沈亦寒和陆青对这封信的内容感到深深的困惑,但她们知道,这样的召唤必然有其深意。
于是,她们决定前往东山探个究竟。
东山位于长安的东南方,山脉绵延起伏,风景如画。
她们踏上了通往东山的小径,脚下是层层积雪,山风凛冽,但周围的景象如同一幅水墨画,让人心旷神怡。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沈亦寒低声吟咏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句中的雪景与孤寂正映射了她们此刻的内心感受。
在东山的山脚下,沈亦寒和陆青发现了一座古老的道观。
道观的建筑古朴庄严,仿佛承载了千年的风霜。
她们走进道观,见到了那位青衫男子,他自称为“青龙道长”
,面容凝重,目光深邃,透出无尽的智慧。
青龙道长引领她们进入道观的深处,那里耸立着一块古老的石碑。
石碑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散发出古老而神秘的气息。
青龙道长解释道,这块石碑上刻的是一个古老的预言,涉及到“天命”
的轮回。
“‘夜泊牛渚怀古,银汉迢迢暗度。
星稀云淡,山孤烟散,微雨燕双飞。
’”
沈亦寒引用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诗句中的古意与夜色正映照了她们对预言的复杂情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