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
眼下已是七月,再过几个月,便要入秋冬,山中耗费巨大,若无金银之物,往后如何能够长久!”
柴进沉思说道,“晁盖心有大志,一旦扩大兵马,肯定耗费甚多。
这时送财货过去,才是雪中送炭之举。”
管事道:“金银粮草最为重要,其他都可以采买,至于马匹,以运输之名,以商行之名,倒也简单。”
“不错!
那就修一封,送金银与粮草,此事事关重大,还得寻一个老成持重,颇有勇武之人。”
柴进喃喃说道。
管事们你我,我你,显然都觉得没这个本事。
“你们不要慌,此事还轮不到你们头上。
这护送之人,我已有人选了!”
“是谁?”
柴进笑了笑:“来人啊,去将武松请来。”
当即有下人领命,前去通禀,一炷香后,一个魁梧汉子,阔步而来。
此人不是旁人,正是武松,瞧着年约二十四五,丰姿英伟,相貌堂堂,生得身长七尺五寸,眉如双剑,目若朗星。
“武松拜见柴大官人,此番唤小人前来,有何要事吗?”
武松不卑不亢说道。
柴进好言道:“武松兄弟,你的病好些了吗?”
武松心中一暖,急忙道:“幸有大官人寻神医救治,方才活下性命。
本想这两日前来拜谢,正好大官人来寻。”
“好!
康复就好!
二郎啊,你可知道,为何这次要救你?”
柴进高声问道。
武松脱口而出:“大官人宅心仁厚,不忍小人病死。
此等恩情,小人一定牢记在心,大恩大德,绝不敢忘。”
柴进摇摇头道:“你要谢的人不是我,而是另有其人。”
“啊?”
武松吃了一惊,神色诧异不已,赶忙道,“还请官人明言。”
柴进沉声道:“前阵子蔡京的生辰纲被劫走,此事你可知晓?”
“有所耳闻,那梁中搜刮民脂民膏,实在可恶。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