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全神贯注地听从韩娴的指挥,整齐划一地在田中插秧。
每个人保持着固定的距离,大约30厘米左右站立一人,手中拿着秧苗,准确无误地插入土中。
每株秧苗之间还特意留出了约20厘米的空隙,使得整个稻田看起来格外规整、美观。
这时,一个村民忍不住提出了自己的疑虑:"
韩老二家的,你们这样种得太稀疏了吧?会有足够的粮食收成吗?"
他的声音中透露出对这种新方法的担忧和不确定。
面对村民的提问,韩娴微笑着解释道:"
大家别担心,这样做是有依据的。
适当的稀疏种植可以让秧苗更好地生长发育,充分吸收阳光和养分。
虽然看起来间隔较大,但实际上会提高产量呢!
"
她接着说道:"
我们相信科学,也愿意尝试新的方法。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找到更高效、更优质的种植方式。
希望大家也能从中受到启发,一起探索农业发展的新道路。
"
听到韩娴的解释,一些村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似乎对这种新观念有了更多的理解和认同;而另一些人则仍然抱持着怀疑的态度,默默观察着这片与众不同的稻田。
时间一天天过去,秧苗逐渐茁壮成长,绿意盎然。
村民们见证着这一切,心中的疑虑也渐渐被期待所取代。
他们期待着这个新奇的种植方式能够带来丰收的喜悦,同时也渴望从中学到更多有关农业的知识和技巧。
韩老二挠着头回答:“哎呀,这个嘛……我也是听娴儿说书上看到的,说是这样可以让秧苗充分地通风透光,这样它们才能长得更好啊。
要是种得太密了,有些秧苗就会枯死,产量肯定不高啦!
我们家就先试试看,如果种得好,明年大家也可以试试嘛!”
这时人群中有人发出一声不屑的嘘声:“哼,我看你们这样种,能有啥产量?这么稀疏,哪来的收成啊!
看看我家田里的苗,那叫一个多、一个好!
我看你们家真是疯了!”
这人一脸的鄙夷,似乎对韩老二的做法很不以为然。
其他人听了,也纷纷交头接耳起来,有的点头表示赞同,有的则露出疑惑的神情。
韩娴明白他们这些。
一辈子只和田地打交道的是多么在意粮食的产量,韩家众人也不多说,只待结果!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