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家的大哥哥将早就准备好的一捆结子,从车门处向着郁风家的方向铺开来。
保奶奶打开车门,指引着这一对新人双脚落在结子上,踩着结子一路向前走。
这结子就相当于城里的红地毯。
停车处离郁风家有一段距离,一两捆结子长度是不够的,得有三个年轻人接力:一个人铺结子;一个人抱着一捆结子在前方候着,等到第一个人的结子铺完时,他立马接上;后面还有一个人,将新人走过的结子卷起来,再赶到前面候着。
如此循环,一直到结子铺到大门口。
结子的宽度,也就是并排放下两只脚。
郁风成长于农村,走惯了独木桥与乡间小道,在这么窄的结子上行走,如履平地。
安琪生活在都市,脚下都是宽广的马路;一下子在如此窄的结子上行走,乡间小路又是高低不平,真是如履薄冰。
安琪感觉到自己的身子在摇晃着。
好几次,跟在身后的郁风踩在了安琪的裙子上,害得本来就有些摇晃的安琪差一点跌倒。
安琪小声地说道:“帮我提着一点裙子。”
也许是太吵杂,也许是有些激动,郁风压根儿就没听到。
用结子铺就的那蜿蜒的金色小道从郁风家屋后绕了一个大圈子,终于到达了大门口。
(注:1、结子:应县农村以前用来储存粮食的一种工具。
金黄色,由晾干的芦苇裁成片状编织而成,一捆结子的长度通常在50米左右,宽度在25厘米左右。
一圈一圈绕上去,形成一个圆柱体,装填粮食。
在应县,干芦苇被称着“柴”
,与“财”
同音。
新人从结子上走过,叫做“步步生财”
。
2、保奶奶:由附近村庄老伴健在且儿孙满堂的所谓“有福之人”
的中老年妇女担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