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小说

第006章高手(第3页)

“并没有人指点。”

陈璟道,“家里有几本医书,《黄帝内经》《难经》《金匮要略》等,都是兄长买的。

念书累了,我也会读来消遣,一来二去,就记得个滚瓜烂熟。”

七弯巷那边有医书,这个陈老太爷知晓。

陈璟的先父母身体很不好。

他先父一开始还算不错的,而后竟倏然消瘦,后来就慢慢靠药罐养着。

陈璟的母亲,一连生了七个孩子,却只养活了陈璟和他哥哥陈璋,足见他母亲自身是有大问题的。

父母双双卧床的那些日子,陈璟的大哥陈璋心里也烦躁。

大夫说话,时常没个准,陈璋自负聪明过人,就花钱买了药书,自己在家里研读,想自己来医治父母。

可最后,陈璋还没有读出个名堂,他父母就去世了。

父母去世之后,陈璋放下了学医这条路,安心读书,次年就中举。

陈璋是陈氏玉字辈子弟中,最为杰出的。

无奈他生在七弯巷,若是生在旌忠巷,没有家里那些琐事烦心,只怕进学更早。

而陈璟说,他随便看看药书,就能背熟,应该不是假话,从他这次出手治病就可以看出。

难道这孩子,比他兄长更有天赋?

怎么听闻从陈璟有点呆头呆脑,不及他哥哥半分聪慧呢?

陈老太爷自诩看人目光精准,却也看不出来陈璟话里的真假。

这孩子一派淡然,被陈七刁难不愤怒、治好了老三也不自夸,好似只是做了件随手之事,没有半点假装。

这份荣辱不惊,让见多识广的陈老太爷心里纳罕。

“……原来央及是自学成才。”

陈老太爷笑了笑,然后又微露严肃,“学医,算个出身,到底不如读书。

自从科举这一制开立一百三十余年,咱们望县,总共出了五十名秀才,二十一名举人,三名进士,算得上声名显赫的。”

一百三十余年前,才有科举……

那这是唐朝吗?

陈璟心里,微微起了点涟漪。

而后,这点涟漪又快消去。

夏氏梁国,夏氏梁国,这个时空在历史上不存在,为什么非要套进自己熟知的历史里去?

他无奈在心底笑了笑。

科举制有了一百三十多年,整个望县出了三名进士,二十一名举人,这的确是高产!

要知道,每三年一次的春闱,总共才录取进士五十人。

那是全国的参考人数。

望县这个小地方,一百多年能出三位,实属难得。

至于那二十一名举人,其中就有陈璟的哥哥陈璋。

陈璋是陈氏这几百年来,第三个举人。

足见,这科举有多难啊?

偏偏,如此难,大家还趋之若鹜。

陈老太爷现在说这些,陈璟都能预料到,他接下来要劝陈璟不要走歪路,读书才是正道。

果然,陈璟心里想着,陈老太爷已经开口:“你哥哥是陈氏这一百三十余年里,第三位举人。

你是个聪颖过人的孩子,也该好好念书,走科考这条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