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璟觉得这也不错。
路上,他们又谈了很多关于读书的话题。
陈璟建议他:“应该找个老师。
自己闭门读书,还是很有风险的。”
“我没有名气,连个童生也不是,名师哪里肯收?”
李永容道,“既要拜师,就要拜个才华横溢的,而不是碌碌之辈。”
看来,他做了很多功课,而且目标很远大。
那些真正的大儒,收徒是不看对方家财的,給再多钱也没用。
当然,有时候也不看对方的名气和功名。
但是有点功名,有点名气,至少有点优势。
拜师不能全凭运气。
像李永容现在这样的,如果去拜大儒为师,就是全靠运气了。
运气往往是靠不住的,还是要先念出点小名堂作为资本。
从端午节后,李永容就一直在考虑这件事。
他是打算洗心革面,好好上进的。
“也是。”
陈璟笑道,“我哥哥也是闭门读书,考中了举人。
你好好努力,别说童生,也许一举中个秀才呢。”
“如此最好了”
李永容道。
马车在官道上飞奔而行。
中午的时候,他们才到望县。
七弯巷的宅子太小,卸下行礼,李八郎就把车夫们打回去了。
知道他们回来,邻居的葛家婶子跑过来,对李二娘道:“这些日子,总有人上门,说找你们家二爷。
还敲我们的门,问知道不知道二爷去了哪里。”
李二娘微讶,问:“是什么人啊?”
“都是些体面人,衣着光鲜,客客气气的。”
葛家婶子道。
不是地|痞|流|氓,李二娘就舒了口气。
“也不是同一批人”
葛家婶子又说。
李二娘看了眼陈璟。
陈璟耸耸肩:“我不知道啊。
也许是沈家的人?”
他记得临行前,沈长玉派人送了端午节的节礼给他。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