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震认为当务之急是找到周忠贵,离了他,谁也改变不了眼下的局势。
“他在这里转溜了一圈,就走了,到了哪,我也说不上。”
从陈铁掌的答案中,田震断定,周忠贵在跟自己玩捉迷藏。
就目前来讲,他藏起来,是对付田震的最好策略。
田震到处找周忠贵,找了半晚上也没发现他的人影,眼看快天亮,他才在遗留的灾民帐篷里打了个盹。
天亮了,他来到葫芦口吃早饭,老远就看到了蹲在帐篷外吃面条的周忠贵,肚子里憋着一股气的田震疾步上前,刚要开口说什么,周忠贵就像变戏法似的从草丛里端出一碗面条,亲热地说:“快,老田,趁热吃。”
田震并没接面条,而是气急败坏地瞪着周忠贵:“你知道吗老周,我找了你半晚上啊!”
“有什么话,吃完了面条再说。”
周忠贵不紧不慢地对他说。
面对油腔滑调的周忠贵,田震更是来气,对他说:“我没心思吃饭,我要跟你谈问题。”
“好啊,”
周忠贵再次将面条往上举了举,“吃了早饭,咱们开个紧急党委会,九点钟专署视察团就要来,有几项工作需要研究一下啊。
快吃吧。”
得知要召开党委会,田震觉得还有发表意见的时间,便接过了面条,但他吃不下,因为他觉得时间对他来说太紧张了,因为他要说服周忠贵,还要考虑灾民返回埠岭的时间。
现在七点钟,距离视察团到来仅剩下两个小时了。
也就是三两口,他就将一大碗面条扒净了,他擦擦嘴,督促周忠贵说:“你也吃完了,走吧,开会去。”
而周忠贵却慢腾腾地站起来,拍着灰色中山装上的尘土,放下了挽着的裤腿,然后才对田震说:“咱俩先通通气,今天是迎接视察团,我的意见是研究六个问题,一是迎接的程序。
谁出面接领导、谁组织灾民现场、谁组织生产现场;二是后勤保障。
茶水问题、凳子问题、洗手问题,等等;三是宣传问题。
现场标语、群众口号以及……”
“老周,你还有完没完!”
田震很不耐烦地打断了周忠贵的话题。
“马上视察团就来了,我们迫切解决的是给视察团一个什么现场的问题,给个虚假的,还是真实的?虚假的就是现在这个样子,无忧无虑,歌舞升平,青云河的危害隐藏起来,治理工程立不了项,老百姓遭罪,当干部的披红挂彩……”
“老田,说话要注意啊。”
周忠贵又打断了他的话。
“按照县委的要求安排现场,怎么会是虚假的呢?”
田震还想争辩,周忠贵挥手拒绝道:“好吧,有什么话党委会上说,大家可以举手表决了吗。”
显然,周忠贵这次是权力术和拖延术两个把戏一起玩,作为副书记、二把手,田震很无奈,也只好按照他的节拍来了。
一切都在周忠贵的掌控中,一切都在田震的预料中。
周忠贵的马拉松会议开了不到一半时间,外边就有人传来消息,视察团已经到达了上游公社,这就是说,视察团马上就到了。
于是,周忠贵立即宣布休会,带领党委成员到青龙庙去迎接视察团。
半路上,田震拐了弯,窜到了坚守在葫芦口大坝上的陈铁掌跟前。
大雨虽然六七天过去了,由于流水不畅,河道疲惫,滚滚不断的洪水到了葫芦口一带总会旋转着、咣当着,时不时越过人工护坝,用一连串水浪吓唬吓唬护坝的人们,田震问陈铁掌:“怎么样?”
陈铁掌答道:“有点险乎。”
田震又对胳膊上挂着铜锣的陈铁掌说:“老陈,视察团快到了,我想敲锣,招呼灾民上埠岭,给上级一个真实的现场!”
陈铁掌望着他,神情游离,没有吱声。
“只有让领导看到青云河的危害,我们才能够治理它,才能让青云河造福两岸群众,让老百姓吃上大白馒头!”
陈铁掌没有说什么,而是将光亮的铜锣慢慢朝手上滑。
田震一把抓住了铜锣,坚定地说:“我来敲!”
陈铁掌抓着铜锣不松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