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没过多久,就浑身疼痛,七窍流血。
这便是γ射线的可怕之处,被正面击中的士兵,多数不会当场死亡,但会在几天到几个月内陆续病死,因dna被破坏,无法合成蛋白质,存活率极低。
儒萨的这一轮进攻,全方位给犹军造成沉重打击,即使在有多层防护的基地内,也有不少士兵受到γ射线的影响,出现不同程度的身体疼痛和口鼻出血的症状。
儒萨指挥官查尔德夫,手中指挥剑朝前一指,数万士兵手持磁暴枪,随着一百二十辆核动力坦克挺进犹克边境。
以摧枯拉朽之势推进,犹军节节败退。
仅一天时间,就退守五十公里,犹克损失了近3500平方公里的土地,边境两座小城已落入儒萨的控制范围。
“儒犹之争”
的首轮正面冲突,以犹克的惨败收场。
因γ射线的影响,已有2996名士兵丧失作战能力,其中528名士兵受辐射过重,无法抢救,只能送回家见家属最后一面,并等待死亡的降临。
犹克方面给士兵家属280万犹币的阵亡安抚就草草了事,这引起了诸多士兵家属的不满。
因为战争,犹币大幅度贬值,280万犹币甚至都不够三口之家存活半年。
初战告捷,但儒萨并不急于继续推进。
毕竟,发起战争的目的,并非为了吞并犹克,而是想给犹克压力,而远离北艾兰联盟。
但是,犹克也并非表面看上去的软弱,其第八代战机出动27架,跨越800公里仅用了两分钟。
战机在距离儒萨驻扎地十公里,开启定向高能射线,为了瞄准目标,适当减速。
儒萨的防空系统并非吃素的,在发现目标的一刻启动了定向高强度电磁脉冲干扰,战机的智能驾驶系统立刻失灵。
不过,以光速射出的高能射线,还是给儒萨的基地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造成了十几个儒萨士兵受伤。
智能驾驶系统失灵的犹克战机,有三分之一因人工驾驶操作不当坠毁。
剩下的战机,掠过儒萨驻扎地上空前,以最原始的方式投下了微型核弹。
儒萨反导系统立刻反应过来,在800米的高空阻击引爆了微型核弹。
数十个直径30-80米的火球在空中炸开,点亮了方圆百公里的夜空。
儒萨驻扎基地虽免于核爆核心六千度高温的摧毁,但冲击波犹如飓风一般,横扫整个驻扎地,随之而来的焚风,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又导致不少士兵因此而受伤。
指挥官查尔德夫紧急调动战机出战,并下令让所有的士兵穿好防辐射战服,防范来自高空的核辐射,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