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将自家出产的粮食蔬果折算进去,一年下来,一个成年人,怎么也得花个一两多银子,要换成白米细面,呵呵,这数字就蹭蹭往上涨。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当然,这也只有那些还有些家底的人才敢这般吃。
若是穷困的人家,恐怕主食用得很少,大都以野菜等果腹。
如此一来,营养不良都算好的,更多的是熬不过太久。
所以说,要想正常过日子,每个人的生存费用其实并不低。
童氏将肉交给明氏,她自己则坐在边上收拾那一堆子各色菌菇。
既然不打算卖,东西又多,童氏节省惯了,断没有一下子吃完的念头,那剩下部分就得晾晒之后收起来。
说起来,河湾村有山有水,本不该缺山珍河鲜吃,但架不住农家大都生活艰辛,大部分农户,有了好东西,也不会想着留自家吃,反而会特意收拾出来,拿到镇子或城里卖,以赚取微薄的钱财。
人不可能光靠吃就活着,“吃穿住用”
四字谁都逃不脱,手中无银,心里慌啊。
秋季,很多药草都结了籽,钟庆然此次收获最多的便是它们,成株倒是挖的不多,其他多半就是按着可用部分采摘,这些家里没人会处置,都得他自己来。
见到钟庆涵一直在他身边晃悠,钟庆然便抓过来,拘在身边,教他辨认,不管他懂不懂,先灌输一气再说,要是他喜欢,再慢慢教导。
童氏见了,眼神四处乱飞,很是警惕,生怕三孙子的技艺被谁给瞧去了。
钟庆然无意中见到,笑了笑,没说什么。
这都是自家奶奶的好意,他能有什么意见?
在大周朝生活了半年,他也明白,拜师学艺可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师傅能抵半个父亲,逢年过节得送礼不说,还得敬着。
可见学个手艺有多难,钟庆然自己可以不在乎,却不能不考虑到家人的想法。
钟庆涵看着眼前这些草,小眉头皱得死紧,像个小老头似的,仿佛有化不开的结。
这可把钟庆然给看乐了,他想起小时候的自己,大抵也是如此,若非他爷爷耐性十足,想必他也不会被强逼着灌下一肚子药草知识。
钟庆然也不急,大略说了一通之后,只挑出最好认的一样龙胆草让他辨认,别的先撂开不管。
“记住了没?”
小家伙忙不迭点了点头。
钟庆然不安好心地背过身去,把蓝色的龙胆花摘除,再混合其他一些草药,放在钟庆涵面前。
这下子,小家伙抓耳挠腮,纠结的不行,到底哪个才是呢?
这回童氏也笑得直不起腰,不过转念一想,又觉得五孙子没悟性,庆然好心好意教他,竟然学不会。
还是三孙子聪明,自己学都能成才,心里想着,看在三孙子面上,就不说他了。
眼看钟庆涵急的眼里都含了泪花,钟庆然也就歇了捉弄的心思,挑出最小的一株龙胆草,让他拿着玩。
一时记不住,多看几遍总能学会,毕竟钟庆涵又不是愚笨之人,小家伙机灵着,许是对此没有形成系统认知,这才会如此。
钟庆然也不求他能学成大夫,会辨识药草就已经足够。
有了这份本事,起码以后做药材生意能比一般人多些本钱,不用怕被人蒙骗。
多会一门手艺,就多一条路,不管钟庆涵有没有这个天分,多学一些总不会有错。
很快,灶房里便传出诱人的香味,引得钟庆然都有些蠢蠢欲动,年纪还小的钟庆涵就更是耐不住,时不时朝里张望,结果什么都没见到。
好在需要处理的药材不多,钟庆然加快速度之后,初步工序便完成,剩下的等明天再说。
鲜蘑肉片,猴头菇肉汤,加上小螺和红鳌虾,这天的晚餐异常丰盛,吃得家里每个人都眉开眼笑。
钟老爷子小口抿着酒,就着可口的饭菜,舒服得脸上皱纹都淡了几分,就连向来只知闷头干活的钟正仁,脸上也带着一丝满足。
对于以往只会玩乐的二儿子,钟正仁虽然没有意见,光想着他救了一大家子的命这一点,他就乐意这么养着,到底有些担心他日后的生活。
现在好了,二儿子对家里贡献巨大,再有人说他坏话,看他不喷那些人一脸。
主桌吃得安生,小孩那桌就没这么和谐,好在童氏一见苗头不对,直接把几个好菜都给分了,省得争来抢去,结果谁也吃不好。
晚饭,便在这般热热闹闹中度过。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