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身上都带着浓重的血腥气与杀气,熬了通宵的眼睛红通通的,却皆精神振奋,神采奕奕。
有两个年纪尚浅,还未娶妻的将领剿匪时杀红了眼,打算一进京城,就直奔烟花柳巷而去,试图以此来宣泄情绪。
前方的大部队早已看不见踪影。
虞砚穿着一身常服,面孔情绪寡淡,慢悠悠沿着官道走。
虽挺直了背脊跨坐在马上,但神色懒散,凤眸半眯,像是疲惫至极。
那些人都去找消遣,他没有那些爱好。
身边的亲卫落后虞砚一段距离,不紧不慢地跟着,他们显然是知道困倦时候的安北侯不好招惹,于是都不敢靠近。
穿过最后一片树林,再往前走,便能遥望见城墙。
即将踏出林子的一瞬,虞砚蓦地拉紧缰绳,停了下来。
身后的亲卫队顿时拔出刀剑,将他围在中心,警戒着。
林中风声已停,鸟声已止。
男人那双凤眸缓慢睁开,疏懒散漫的神色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如匕首般,锐利的寒意。
第3章.太后寿辰“京城又有人家要办白事了。
……
清晨的城郊十分安静,除了——
那隐隐约约的,微弱的,似孩童般的哭泣声。
还有那一声,能够刺破耳膜,穿透人心脏的一声——
“阿娘,别走。”
四个字像是触及到虞砚记忆深处最紧绷的那根神经。
他冷肃着脸,抓紧了腰间的佩剑。
太过用力,手背上的青筋凸显,几乎要撑开皮肉,爆裂出来。
习武之人耳力极强,出声地大约离他还有段距离,他跨坐在马上,静静听着。
“大宝啊,实在不是娘狠心,这……家里穷,治不起你的病,你莫要怪娘啊。”
一年轻的农妇哭哭啼啼地说道。
“你这死婆娘,对他说那么多做什么,他是咱捡来的娃,再丢弃也只不过是让他哪来的回哪去罢了,你哭什么,小心伤了身子。”
农妇不敢反驳丈夫,只是仍在哭,“大宝养在咱们身边五年,你就一点没感情吗……他爹啊,咱把大宝带回去好不……”
“说什么呢!
你现在还怀着一个,把他带回去,家里养得起那么多口人吗!”
那汉子似乎耐心告罄,拽着女子往回走,“眼下有了亲儿子,还要这个抱回去的做什么?更何况他那病不要银子吗?”
“别看了!
走了!”
“娘……阿娘……阿爹……呜呜呜……”
很快,林中只剩下了小孩一人的哭声。
亲卫队收回了剑。
“侯爷,可要继续启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