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鼎轩是一家小店,店面不大,而且店里也不是以金铜器为主,而是很杂;这一点,和余耀之前没清理过的格古斋有点儿像。
金鼎轩的老板是个胡子修剪得十分讲究的男子,着三十来岁不到四十,店里就他一个人。
“两位来了喜欢什么,随便。”
“嚯,老板你这店够全乎的”
濮杰说道。
“见笑了。
我就是图个玩儿。”
老板很健谈,“以前是个玩家,这店面是抵账来的,又不用交租金,索性就开起来了,以藏养藏呗。
放心,价钱绝对比别的店便宜”
余耀接口,“原来是这样。
乍一金鼎轩这个名儿,我还以为主做金铜器呢”
“又见笑了,我就叫金鼎,随手加了个轩字儿,组了店名。”
“原来是金老板。
那我们先自己了。”
余耀不再多说,了起来。
店里的东西杂,就会让人觉得没什么好东西。
确实,这店里大件儿不多,多是小玩意儿,而且在瓷都的古玩城开店,却没几件陶瓷类的东西。
不过,东西杂,也很容易让人产生慢慢的兴趣。
余耀在货架一角,发现了一个笔筒。
这个笔筒色泽红黄,口部和内里都做了镶嵌,是紫黑色的材料;笔筒外面,还有缠枝花卉纹。
这是用葫芦切割镶嵌制作成的。
余耀之所以能注意到这个笔筒,是因为它是四方形的。
常见的葫芦,即便切割,也只能切出圆弧形。
同时,这个笔筒的表面,没有丝毫拼接的痕迹。
很显然,这特殊的四方形,是在葫芦的生长期间,利用模具最终产生的。
葫芦这东西,如今的玩家是不少的,大多是小型的文玩葫芦,放在手中盘玩。
当然,不是摘下来就玩儿,需要打皮、干制等一系列加工。
盘玩之后,葫芦皮色会由黄转红,油亮润泽,很是悦目。
葫芦谐音福禄,口彩也比较好。
这件笔筒,制作工序就更复杂了,光是模具的套制时间和更换就需要极高的技巧。
而且,这葫芦表面的缠枝花卉纹,也是模压出来的,要做到清晰平顺,难度可想而知。
这种葫芦器具,和单纯的原型把玩的文玩葫芦不一样,被称为匏ao器。
民间最常见的匏器,就是蝈蝈葫芦和蛐蛐葫芦,也多是经过套模制作,一般还会镶嵌牙角质地或者好木料的口儿,还会配上一个顶盖。
如今很多玩家,淘到老的蝈蝈葫芦和蛐蛐葫芦,自然不会真的用来养虫儿,而是拿着把玩。
文玩类的东西,不少都是从实用器演变过来的。
比如扳指,最开始是搭弓射箭用的,最后成了纯粹的玩物和配饰了。
但这一件四方葫芦笔筒,绝不是普通的民间匏器文玩。
请牢记收藏,网址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