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担心,我只是推断出来的,冯老板。”
余耀占了上风,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
冯兆宏脸上肌肉抽动,大痦子也跟着抖了一下,“小余先生高明啊愿闻其详”
“第一,冯老板,你开口闭口宋代官窑。
或许冯老板对官窑了解还不够深,真正懂行的人,哪会在交易的时候,对着一件具体东西,说宋代官窑的北宋和南宋,能一样么”
其实,宋代的官窑,出现是很晚的,北宋晚期,宋徽宗才专门设立窑口,没过多少年,徽钦二帝被俘,北宋就灭亡了。
所以北宋官窑是非常稀有的。
南宋官窑是迁都之后重新开窑设立的,主要有修内司和郊坛下两处。
当然,如今传世的南宋官窑,也很少,但相对北宋官窑,那就算多了。
行里一般会称北宋官窑为旧官,南宋官窑为新官。
随口闲谈还行,要交易了,要论价儿了,对着一件具体的官窑器,就算不说旧官和新官,也会直接说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
这不光是涉及价钱的问题,这是一种态度,一种风范。
“第二,你自己都说了,这是金顶香炉。
我让你详细介绍一下,你却没什么好说的不是任何一件南宋官窑都会镶嵌金顶镶嵌金顶的,当是御用之物交易之时,这难道不该重点说说么”
对这件官窑的具体认知,应该是冯兆宏的知识盲点。
可如果这东西是冯兆宏的,这些知识盲点是不可能存在的,谁会在得手这么一件重器的过程中当个睁眼瞎呢 还有一点余耀没展开,货主把如此重器交待给冯兆宏却不多说,这关系绝不是信得过这么简单。
冯兆宏听得汗都下来了,心说这小子年纪轻轻,不仅眼力了得,心思竟也如此缜密 忽然之间,冯兆宏眼光一凛,盯着余耀开口道,“小余先生,不知道你有没有过眼过一件邢窑白釉执壶”
“我过眼邢窑的东西多了,白釉执壶,葵口大碗,盖罐梅瓶。”
余耀含糊其辞,顺带吹了一把牛逼。
“大盈库的白釉执壶呢”
“也见过,博物馆里。”
“呵呵。”
冯兆宏不再追问,转而掏出一张名片,“小余先生,今天真是让我见识不少交个朋友,以后多多交流。”
余耀接过名片,冯兆宏又道,“也给我留个联系方式”
余耀本来接过名片就要告辞了,但冯兆宏问了,便也不好推挡,再说冯兆宏认识沈歌,想查自己也不难,就给了冯兆宏一张名片。
“原来是同行,格古斋,好名字”
冯兆宏收起名片,“在瓷都我算是地主,中午赏个脸,我安排一下”
“改天吧。”
余耀此时已经有点儿后悔了。
终究是年轻气盛,争强好面儿,不该和冯兆宏叨逼这么多的,欣赏完了这件南宋官窑金顶香炉,应该说买不起告辞就是。
正在此时,一个青花旗袍敲了下屏风,“老板,有人找。”
“正好,我们也告辞了”
余耀顺势说道。
“余老板,那咱们再联系”
冯兆宏此时也改了称呼。
出了屏风,余耀见到了一个着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小伙儿,笔直站立在柜台一侧,身材瘦削,面色苍白,右侧斜滑下来的刘海,挡住了半个眼睛,却挡不住异常冰冷的眼神。
请牢记收藏,网址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