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寄相思与明月:就是说,赵普牛批!
不许人间见白头:赵普真的是牛批,而且赵匡胤那么多疑一个人还没有搞他就可以得出来他有多么牛批。
扶菱:赵匡胤多疑吗?还好吧?
不许人间见白头:?杯酒释兵权还不多疑?
我寄相思与明月:只能说都是为了巩固大一统,毕竟赵匡胤是从五代十国里面杀出来的。
连连:对,毕竟赵匡胤自己就是武将出身,他不怀疑其他人不太可能。
我那迷人又短命的老祖宗:对啊。
……
苏玥继续叭叭:“好啦,下面让我们赵普的知人善任吧!”
赵普性格沉稳有城府,虽然很嫉妒别人,但能够以天下为己任。
宋朝初年,当宰相的人大多心胸狭窄、因循保守,赵普刚毅果断,没有能与他相比。
宋太祖信任赵普,赵普也敢于在太祖面前坚持自己意见。
有一次,赵普向宋太祖推荐一个人做官。
接连两天,太祖没有同意。
第三天赵普上朝的时候,又送上奏章,坚持要求宋太祖同意他的推荐,这下可触怒了太祖。
太祖把奏章撕扔在地上。
赵普脸色没有改变,跪在地上,不慌不忙地把扯碎的奏章拾起来,放在袖子里。
退朝回家以后,赵普把扯碎的奏章粘接起来,过了几天,又带着它上朝交给宋太祖,太祖方才醒悟,终于任用了赵普推荐的那个人。
再有一次,赵普要提拔一名官员,宋太祖不批准。
赵普就像上次一样坚持自己的意见。
太祖说:“我就是不准,你能怎么样?”
赵普说:“提拔人才,都是为国家着想,陛下怎能凭个人的好恶专断!”
太祖听了,气得脸色变白,一甩袖就往内宫走。
赵普不能入宫,坚持站在宫门外,过了很久,太祖终于同意了。
乾德五年(967年)初,有人诬陷殿前司长官韩重赟私取亲兵为腹心。
赵匡胤大怒,未经查证就要处决韩重赟。
赵普谏说:“亲兵(指殿前司禁军),陛下必不自将,须择人付之。
若重赟以谗诛,即人人惧罪,谁复为陛下将亲兵者。”
赵匡胤虽然不杀韩重赟,但随即于同年二月解除他的军职,出为彰德军节度使。
韩重赟听说是赵普营救自己,特意择日拜访他,以表感激之情,但被赵普拒绝。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