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小说

第37章(第2页)

照例还得清理牛棚。

说起来,原主家里是真的不缺钱。

家里就这么两口人,还都是一老一少,土改又是按着人口分的田。

并不像后世是按照成年男性数量来分的。

所以每年都会剩下不少的粮食,留够两人的口粮,大半都被拿去卖掉了。

所以原主父亲续寄回来的钱也根本用不到。

因为用不到,所以也没有去换成东北币。

上次出去回来后,李想国还整理过,家里有差不多近千万的东北币。

还有三百多万软妹币,这要是换算一下,妥妥的又是接近四千万的东北币。

在这个年代的农村,绝对算得上家底殷实。

就这,还没算家里的房子还有三头牛。

原主和他奶奶当时还真想着,母牛生母牛,三年五头牛。

所以年初,看着价钱合适,外加着本身也得伺候小组的耕牛。

就买了两头母牛加上一头公牛,都是刚成年的。

这样,有公牛能干活,母牛能下崽。

过几年就能有一大群的牛。

而且这两头小母牛也争气,都配种成功了。

生产期倒是不怎么好,估摸着正好赶在过年前后。

不过总归伺候好了,也没太大问题,那样明年就有五头牛了。

那样不管是继续养着,还是养大了卖掉,都是好事。

展生产,实际上也是这时期有了土地和家畜后,广大农民都有的普遍想法。

谁还不想自家的生活能更好些呢?

可李想国有着后世的记忆。

哪怕没亲身经历,却也多少知道后面的历史。

好日子没几年,就该成立公社了,这些家畜以及田地都要转为公有资产。

在这过程里必然涉及大量的资产,那为什么会出现一平二调三收款的行为也就完全不奇怪了。

所以那个时期,很多人都是偷着把耕牛杀掉卖肉,避免被低价公有化。

就像小岗村,加入高级社之前,有耕地一千一百亩,耕牛二十六头。

仅一九五六年冬天,小岗村就死掉了十七头耕牛。

到一九六二年,小岗村的耕地仅剩下一百亩,耕牛仅有一头半。

躺平,人家也是认真的。

人类社会展到现在,现在的一切社会行为,都能在历史中找到重复的痕迹。

你觉得时髦、创新的,很可能都是大家祖上早就玩腻的东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请大家收藏:()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更新度。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