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苦力感动坏了,一手夹饺子,一手抓猪蹄,嘴巴塞得满满的,差点咬到手指。
校嘉华尝了口饺子,皮薄馅多,确实好吃。
别说人服务态度不好,没两把刷子,还真没资格开国营饭店。
尤其是这道清蒸鱼,满满的原生态,味道很对得起它的价格。
校嘉华饺子没吃完,小猫一样优雅,鱼倒是干干净净。
“姑,这鱼我也会做”
校大宝舔着嘴角油水说。
“就你”
“别不信呀。
这种鱼,咱村的河里就有。
夏天上游泄洪,冲下来一大波,用网就能捞起来,奶奶教我做过。
可惜现在是秋天,鱼不好抓,只能等明年了。”
校嘉华想了想,“也许,不用等明年”
国营饭店的墙上,挂着老式的摇摆钟。
俩人吃完饭,已经快下午两点。
校嘉华用油纸包好剩余的饺子,马不停蹄地带着大宝,赶去今日行程的最后一站供销社。
下午的供销社,虽然不像早上那般人山人海,但也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校嘉华光荣的军嫂身份这时就不管用了,因为大家都忙着扫货,压根没工夫闲聊。
校大宝吃饱喝足,倍儿有精神,拉着校嘉华,想往人多的地方挤。
这是典型的从众效应,他相信人多的地方,东西一定物美价廉。
供销社面积不大,校嘉华让小孩先玩一会儿,自己则扫视全场,观察繁多的商品分类。
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里,购物也是一场硬仗,她必须以结果为导向,尽快完成ki。
承诺的事要办到,她先走到布匹区,给张红娜即将出生的孩子扯布。
校嘉华有几套新衣服,都是结婚时崔丽芬帮她添置的,并不急着换新。
小孩子长得快,倒是大宝和石头值得一买。
校嘉华被这个念头惊到了,她为什么要关心两个熊孩子继子是强塞过来的,就算她这个后妈再不称职,校老栓和崔丽芬也不会坐视不管。
但他们毕竟在自己名下
想到这里,校嘉华果断决定,给大哥家的另外三个小孩也扯一套衣服,毕竟当姑的,要一视同仁。
每尺布才1毛5,也不算很贵吧
报上几个孩子的年龄、身高,选好面料、花型和棉线十几块钱和布票,分分钟花了出去。
校大宝从人群里钻出来,只见自家老母亲十分爽快地甩出去了几张“大团结”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