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棠这些年在外确实辛苦,他虽比之同龄人成熟圆滑不少,但到底还有些少年心性,入了官场又不比陈景后头有个大神镇场子,外放之后去了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少不得要吃些亏,犯点错,但他本是聪明人,很快抓住机会,又发现当地有带草社的分社,于是便依靠带草社的社员与当地各势力搭上了关系,慢慢站稳脚跟。
吴玉棠出身的吴家在扬州也是有些名气的大家族,他对如何与当地豪强打交道事情再清楚不过,如此几年下来,居然颇有政绩,又借去年御史巡检地方的事情成功的让自己重新在中央刷了一波存在感。
原本那么多进士,吴玉棠又不是一甲,在京中也没有家族势力,他这样的多得是一辈子混在翰林院,或者好不容易争取到外放的正经官职,却又被遗忘在外地的。
吴玉棠能在短短几年之内就回来,可以说是很了不得了,不知有多少人羡慕。
郑沄就说如今翰林院里还有和吴玉棠同科的进士好不容易混了个七品八品的官职不知如何出头呢。
吴玉棠听到这话心中自然也有计较。
他不比陈景。
陈景六元及第,陈家又有一个陈孝祖得皇帝重,因此陈景升官,大家只能说羡慕,而吴玉棠,哪怕他不比陈景那样快速,可这好运也足够叫人嫉妒了。
这次他回来,少不得要收到一些同年那里的明枪暗箭。
不过这话吴玉棠也不对郑沄说,只道“回京是好事,我也得多谢大家挂念我。”
吴玉棠可不觉得他能回来真的是他很被御史好的原因。
固然他做的不错,但一个县令做的再好又如何做的好的可多着呢,熬了多年资历的也大有人在,这回他能回来,恐怕和京中努力也有关系。
要说起来,恐怕沈纯和陈景都是出了力的吧
这么想着,吴玉棠不由问道“怎么不见若瑜”
郑沄道“他方才还在的,说要给你接风,结果来了个人,说太子殿下那里有急事,就把他叫走了。”
吴玉棠道“既是太子殿下的事情自然不好耽搁,只好下次再聚了。”
至于说陈景,他觉得大概是老天爷觉得他近日太顺当了,于是特意给他出难题。
就比如现在,赵载桓告诉他“父皇今日与我说,想要你去六部任职。”
六部
陈景问道“圣上说了去哪里,做什么么”
赵载桓道“父皇说六部里可以任选,问我想要你去哪里,我说只想要你留在东宫就好。”
又怕陈景误会,连忙补充道“若是升迁,东宫里也多得是职位给你挑选,何必要去别的地方呢。”
陈景闻言不由笑道“殿下这话说的不对,去何处任职圣上自有安排,哪里是给我挑选的呢无论去哪里,踏踏实实做事才最重要。”
赵载桓道“我不听这种场面话。”
他起来确实很不高兴。
陈景只好道“殿下不愿我离开,我自然也是舍不得殿下的,但既有皇命,总没有抗旨的道理。”
赵载桓道“什么抗旨圣旨还没下呢,只是今日提早对我说而已。”
说到这里,他又道“其实父皇也不是没说希望你去哪里,他想要你去工部的,只是又说如果不愿意,去其他地方也好。”
嗯,作为明摆着的太子党,考虑到工部的职能定位,若说赵载桓不愿意陈景去工部,也不是不能理解的。
不是说工部不重要,而是要往工部派人,多得是人选,何必要让陈景去呢
作为本身既有能力,又得太子重的人,把陈景往户部吏部这些热门地方塞才是正常做法嘛。
陈景想了想问道“既然圣上最开始说工部,想必是有缘由的,却不知为何”
说起这个,赵载桓也不由压低了声音“父皇想在工部如今的四司之外另设缮营造物司,专做洋人器物,设郎中一人为主管,正四品的官职。”
嗯,从五品到四品,陈景这当然算是升官了。
只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