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这也是有不同的。
虽然都是老人带新人,但人家是教你去旧堆里修呢,还是让你学着草拟诏呢,这可是大有不同的。
陈景不知道是对新科状元的特殊照顾还是其他什么原因,他竟然是掌院学士亲自带的。
嗯,掌院学士虽然只是正五品的官职,但也确实是整个翰林院的大boss了,何况翰林嘛,品级上确实不起眼,但与皇帝亲近呀
寻常六品小官,一辈子也不一定能见皇帝一面,但六品的翰林却是日常能见皇帝的,这比之其他官职自然不同。
陈景头一日分配到的任务就是。
以前翰林院草拟发布的各种诏,文件一类。
尤其是皇帝的旨意最是重要。
陈景拿到的稿子包括了方方面面,民政,经济,文化,教育,甚至还有一些与军事相关的内容。
陈景也不多话,问过说可以抄写但不许带回家之后,他便干脆的铺开笔墨开始抄写。
过笔不忘这种技能,不就是这会儿用的吗
头一天是各种诏,心中大致有点概念,第二天便开始正式的讲解学习,能中状元的,笔下功夫自然都不会差了,因此写作文采方面是不说的,要说的是写诏的要求和忌讳。
除此之外,发往各部门的文件也得从翰林院出,这个陈景也得学。
说起来,到了第三天的时候,那位姓徐的掌院学士叫他开始练习写的便是这个。
陈景觉得其实这些只要用心学,都不算难,毕竟徐掌院教的细致认真,这事本身也不是太困难的技术活儿。
可平日里这些东西接触的多了,所见所写皆是家国大事,也能到旁人对这件事情的想法建议和最后皇帝如何处理,这其实才是在翰林院最大的收获。
在翰林院小半月之后,陈景终于和他隔壁的外卖兄哦,也就是探花沈纯建立了初步的友谊。
沈纯今年三十四岁,池州人,早已成家,如今已经有一子一女,不过要说起来,沈纯家里也是池州巨富,祖父也曾是进士,父亲也考中了举人,到了沈纯这一代,竟还出了个探花,也算光宗耀祖了。
话是这么说,但沈纯并不是那种刻板的性子,相反,陈景觉得沈纯是个相当活泼的人。
大约生来就是大少爷的缘故,他三十多年来从来没吃过什么苦头,亲事也顺利,家庭又和睦,因此让沈纯的性格当中也多了几分单纯。
当然,这单纯不是傻乎乎,能中探花的,怎么也不可能真的傻。
何况沈纯若是真的不通人情世故,他在会试时也不可能在号房点外卖了。
嗯,说起外卖这事儿,其实也没其他。
大少爷平日里没吃过苦头,本身又是个极美食的,自然不愿意忍受考场那糟糕的食物,在知道自己分到哪个区之后,不差钱的沈大少很干脆的撒了百十两银子出去,于是他会试三天,每天都吃的香甜。
在与沈纯交朋友之后,连带着陈景都觉得自己的或是水准全面上升了。
大晋的官员是早坐班晚归家,中间午休不回去的模式,因此中午是一顿饭食的。
翰林院的伙食算不错,有菜有肉有汤还常附带一些御膳房的小惊喜,比如什么新菜肴新点心之类的。
陈景觉得作为工作餐来说,这水平真的非常高了。
但沈纯瞧不上。
只是也不好自带,何况就算想塞钱请人开小灶,目前还是新人时期也是不合适的。
可除此之外,沈纯倒是常带新奇点心之类的。
陈景对中式点心没啥研究,但西式甜点后世吃过不少,这会儿和沈纯聊起来也完全不负责任的瞎吹牛。
然后没过半个月,他吃到了古代版的水果果冻,并且在吃到果冻的第二天吃到了中西结合但确实非常美味的布丁。
沈纯你是神啊
陈景二话不说要了食谱回去就塞给自家厨子让照做。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