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夫子于是继续介绍,在进行了对小说家形式的探索、经历长久的研究后,他最终完成了这部三百余万言的故事。
如此宏大的长篇故事,其核心是围绕着两个家族,纵贯百年、长达五代人的斗争厮杀所展开的。
门派、家族、侠义、信念、江山、苍生…
从起初两个相持已久的庞大武林世家,到最终仅余二人的决斗,战争、权谋、亲情、友情、爱情,上百余个生动的人物角色,糅合着以他纵横家为主的百家理论、交杂在各方势力的一场场各式样的博弈中,更将人性的复杂在精彩的故事中体现得是淋漓尽致…
简单的讲述,便已令百家学子是纷纷拜服,又皆再度喝彩。
接着,李夫子则开始了细谈,拣出其中一些在他看来具有代表性的情节,来向学子们介绍讨论…
……
对李夫子最是热情的阴阳家弟子子显,成了全场第一个举手提问的人,交流提问、辩论争鸣的气氛也由她正式引起。
站在阴阳家角度,子显看出了李夫子用在故事中的地名、人名、人物命运与故事走向间五行五德的规律,边说着又边问起更多…
李夫子对子显赞赏表扬,令她脸上浮现出了无比满足与兴奋的笑容。
这与范榑二人那夜在丛林里见的,那个冷峻的“杀手组织叛徒”
形象可说是判若两人。
若非亲眼见过,任谁也难以联想得到。
随后,便有法家弟子提问。
分为法、术、势三派的包括罗沉在内的弟子们,分别对故事中所虚构的那个大一统王朝,以及当中其它一些门派、世家与组织,所各沿用的不同法度与秩序,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疑问与看法。
李夫子同样是对答如流,解释得一清二楚,任法家三派弟子们皆无不拜服。
墨家十分认同故事中颂扬的侠义精神,但对各种不同的执行方式,充满在全文上下无所不在的搏杀,则表示难以理解。
李夫子则回答了些他个人对所谓“侠义”
的理解,虽讲解分析了清楚,但依然难与墨家理念苟同。
兵家所关心与提问的,自是书中描述的几场“震荡天下”
的战争,当中的前因后果、过程走向,用兵方略、兵种、战术,各方人物的心理等。
而对于这些,李夫子也一一对答如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