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九娘并不知道人家在算计自己。
昨天回到王府,立刻给父王说了张惠之事,果然父王甚是高兴,反过来要她好生排演新戏,务必与那张惠成为闺蜜,再让张惠给朱全忠吹枕头风,这样父王就可以得到一个强藩的援助。
父王还说,张惠当着沛郡王的半个家,若是得了她鼎力相助,自己高升一步,未尝不可能。
父王已经是亲王,一等爵位。
高升一步?李九娘顿时心头雪亮,激动不已:自己会从郡主升级成公主?
万万没想到,自己头脑一热在这新戏上下注,现在居然会改变父王和自己的一生!
但精明的李九娘很快又转念想到,新戏虽好,终究只是个热闹,热闹过后,怎样继续拴住那张惠?甚至找到她的把柄,然后握在手中?只是那个女人太过精明,要做到这一步,谈何容易?看来要想真正与她成为无话不谈的闺蜜,恐怕还要多下些水磨工夫。
正想心事之时,却听黄四娘提醒道:“郡主,叶家到了。”
连忙举目看去,原来叶厚生已经领着全家在棚子门口等候,她笑了笑便下了马,把缰绳交给黄四娘,自己走进棚子,一面说道:
“叶老丈,看戏的贵客可是越来越多了。
现在连沛郡王的王妃,都要前来观看,你们万万不可怠慢。”
叶厚生连忙答应,想了想又问:
“不知这沛郡王,可就是那宣武镇的朱使相?”
李九娘闻言不由停住脚步看看叶厚生:“正是。
怎么,你们叶家识得他?”
叶厚生含笑答道:“当初叶家走江湖时,在汴州在过一段时间,后来才转投京城来的。”
叶大娘也插嘴:“好教郡主得知,在汴州时,叶家也常常出入宣武军衙门,只是不知那张夫人可还记得我们?”
李九娘一听,原来是这么回事。
暗想几个插科打诨的弄参军,还不知张惠是否看过他们的参军戏呢。
就算看过,恐怕也是几片浮云罢了,哪能记得住。
不过转念一想,现在就是要想方设法抓牢张惠,既然有这层关系,起码也多了个话题不是?若那张惠念旧,彼此的关系,无形中也近了许多。
得知叶家其实和沛郡王有旧,李九娘对他们也多少改变了些态度。
所以几天排演下来,倒是没有再生什么冲突。
叶娘温虽然对李九娘始终心存芥蒂,但在父母劝说下,也知道大局为重,再说人家已经赔了天价两百贯钱给叶家,不看人面看钱面,也就暂时放下吧。
罗隐倒是常来叶家棚子点卯,指望再见那“六绝”
一回。
可惜张惠却恰如“黄鹤一去不复返”
,竟然杳无音信。
佳人不得见,他也只好与叶友孝探讨些诗词歌赋。
眼见大诗人跟自己论诗,叶友孝实在紧张,深知自己底蕴太过浅薄,只好去了万元域几回,居然被他找到了改编版,顿时高兴不已。
这天罗隐才来,就被叶友孝叫了过去:
“昭谏先生,小可几日辛苦,废寝忘食,总算把那两句写成一古风。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