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炉拿回来还得搪泥,就是在炉筒的内侧搪上一层特别制作的泥,俗称搪炉子。
这层泥就跟炉瓦一样,起到保护炉壁的作用。
炉壁就是一层铁皮,要是没有这层保护,炉壁就会被烧得红红的,不用多久就会烧坏。
“啥?还不能用呀。”
围观的人群说什么的都有,炉子都有了,生一次火给我们瞧瞧有什么难的。
“各位,各位,怪我没说清楚,对不住大伙了。”
何雨柱赶紧圆场,他生怕别人以为他舍不得。
“各位,都听我说,”
何雨柱高声喊道:“这炉子是用铁皮打制的,不能直接生火烧的。
所以,我说还少一道手续。”
“柱子,咋还不行哪?”
“是这样的。”
何雨柱赶紧又把炉盘跟炉盖从炉子上拿了下来,用手指着炉筒的内壁说道,“你们看,要是直接生火的话,这里都会被烧红的。
所以,要用炉子,还得用黄泥打成胶泥,糊在炉筒的内壁上。”
何雨柱用手指着从炉篦子到炉口的那一块,“就是这一块,这一圈都得搪上胶泥,胶泥搪好以后,得阴干。
然后才能生火试炉。”
“原来是这样呀。”
围观的人们才明白过来。
“柱子,你这烟筒,还有这个,怎么用呀?”
那人指着地上摆着的烟筒跟弯头。
“噢,弯头是接在炉子的烟道出口上的,这样接,再接上一节烟筒,这不,炉子里的烟拐了个弯,不就往上冒了嘛。”
“啧啧,我的乖乖,原来是这样用的呀。”
“在这节烟筒上面再接一个弯头,横着接几节烟筒,不就把烟从屋里排到屋外了嘛。”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