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蹭经验的。
艺术需要多样性比较,才会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为此我还选了副修,钢琴。
也没时间和精力去外出演奏了。”
想到让人流口水的斯坦威已经搬到公寓里,默北心里乐开了花。
第二天,方默南陪着默北一起小学注册去,虽然她不在校听课,但必须注册去。
不过这次去她是来跳级的,经过测试她一下蹦到了中学,她不想在浪费时间,也算是给默北打前站。
默北按部就班的上小学,因为她的大部分时间给了音乐。
这次方默南上的中学是费城的纳尔逊中学,这是所知名学校。
安德烈斯陪着她来的,门口有两尊用苏格兰黑色大理石雕成的雕塑,左边是一只苍鹰,右边是一匹奔马。
按照国人的概念化思维,很多人想当然的以为鹰代表着鹏程万里,马代表着马到成功。
然而,研究美国历史的人,了解这两尊雕像缘起后,就知道这种想法与这组雕塑的本意相去万里。
雕塑所要表达的而是象征一只饿死的鹰和一匹被剥了皮的马。
原来,那只苍鹰,为了加速实现飞遍五大洲七大洋的伟大理想,练就了各种高超优雅的飞行本领,结果忘了学习觅食,只飞了四天就活活饿死了。
那匹奔马嫌第一位主人─磨坊老板给的活多,就乞求上帝把它换到农夫家;而后又嫌农夫喂的饲料少,又要求与其它马对调,最后到了皮匠家─不必干活,饲料又多,好不惬意。
然而没过多少天,它的皮就被皮匠剥下来做了皮革
纳尔逊中学是第一批登上美洲大陆的73名教徒集资创办的。
那73名教徒之所以把这两尊雕塑耸立在学校的大门口,为的是警醒学生们做人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太多牢骚,只有扎扎实实做事,前途才能越来越好。
一个空有一身本领,却因不会觅食而饿死,一个好高骛远不脚踏实地,最终被剥了皮。
现实生活也如此,无论他有多大的能力和才华,如果缺乏起码的的生存技能,那任你再高的梦想也只能成为“空中楼阁”
。
反思后世国人的教育,不正是如此吗除了教出来考试机器、呆子。
出了社会还得重头再来。
一味地拔高知识层次却忽略了最根本的做人的道理和生活教育。
才高八斗的大学生在就业面前束手无策,甚至走上轻生之路,有的连生活都不能自理。
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打好基础,才能有所作为。
以方默南的能力很快通过的入学考试,成了中学生,还是hosho。
方默南现在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在家里进空间。
出去去股市上溜达一下,假日小姨开着车去超市买日用品。
给小姨和默北当当煮饭婆,不过这样的机会也不多,小姨事忙,有时候不回来,就睡学校宿舍了。
默北则音乐学院和小学两边跑,忙碌而充实。
秋天的雨是透着一股邪气的。
天地间弥漫着如愁丝的雨时,万物都在静默,承受着它无情的洗刷。
将一个夏天的燥气在慢慢浸泡中彻底打扫干净,清凉伴随着暑气逃遁而成为主流。
秋雨雨丝迂缓细腻,从容不迫举手投足之间尽显大家风范,点点飘落的不是雨丝。
而是心灵上的甘泉。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