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亩上等田里的青苗,受了去年大雪的影响,稀稀拉拉,不过只要上一遍肥,也能自然活泛过来。
施肥的活儿,蔡姥爷主动包揽下来,姜有善则精心打理着三亩上好的水田和五亩中等田。
姜月从河东郡回来时,没忘记淘回来一堆书籍,都是沐川这边没有的。
什么鬼怪故事、名人轶事、军事地理,文人工事,甚至还有几本农事生产和教做饭的。
水田能种稻子,姜有善把稻种儿用草席子包好,早晚洒点水,保持湿润,好让稻粒发芽。
白天赶着牛,把地犁好,再放水弄成泥巴滩滩,等稻种发芽了就立刻撒上去,稻子长大点就蓄水,直到成熟收割。
姜月正巧在翻农事生产这本书,里面有种稻的方法,和他爹的方式一样。
可翻到结尾,看到特意标注的亩产可达三百斤时,姜月皱起了眉头:“三百斤?也太少了吧!”
话本子先放一放,姜月拎着斧头就上了山,不一会儿就扛回来几根碗口粗的树干。
树干劈开做成木板,围四边儿,就成了木盘,再挖点土回来填到木盘里,然后把姜有善的宝贝稻种弄出来一半,撒在木板中。
为了省地儿,姜月还做了个双层架子,用来放这些木板。
姜有善从田里回来,一看自己的稻种少了一半,急得大喊姜月:“月儿啊月儿!
爹是太宠你了,你竟然敢糟蹋稻种?这,这,爹要被你气坏了!”
姜有善是真急了,这会儿脸都涨红了,喊声都快破音了。
姜月却很镇定,问道:“爹,我怎么就糟蹋了,你没看到我给你留了一半吗?”
姜有善叹气道:“月儿,粮食的事可不能乱来啊!”
“爹,好地就得用心伺候,你那老法子,书上都说了,亩产超不过三百斤,我这是在给你育苗呢,照我的法子,能提高稻子的亩产。”
“自古以来不都这么种嘛,你爹我种了大半辈子地了,别的比不上你,种地可比得上你,你得听我的。”
姜有善边说边搬起一盘木盘,还好稻种才发芽,晚两天撒到地里也不碍事。
他有时间一粒粒捡木盘里的种子。
“爹,别动,听我的。
这叫育种,等育好苗再插秧。
这些秧苗长大,选些好的植株,再分别插到水田里。
这样种出的稻子扛倒伏,产量也更高。”
“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