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公众号,天机录。
俗云:「南斗注生,北斗注死」。
这一说法最早见于东晋干宝所撰《搜神记》这个故事很有意思;三国时魏国有个管辂,是位着名的术士,最会相面。
一天,他见到了颜,一看他的脸「主夭亡」,知道将不久于人世。
颜是个十九岁的小伙子,其父一听很着急,忙叫管辂替他想想办法。
管辂对颜说:「你回家后,赶紧准备一坛好酒,再准备一盘烧鹿肉。
卯日那天,你到麦地南头的大桑树下,那里有两个人下围棋。
你不要言声儿,只管给那二位斟酒添肉,喝完了再倒,直到喝光为止。
要问你话,千万别说一字。
照我说的做,你就有救了。
」
颜依言而往,果见二人下围棋。
颜马上置脯斟酒于前。
那二人只管一边下棋,一边饮酒吃肉,喝了数巡,北边那位忽然现了颜,叱声问道:「你在此做什麽?」颜忙跪下,也不说话,只是磕头。
这二人商量说:「刚才吃了他的酒肉,怎麽也得帮他个忙。
」﹝俗云: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
﹞北坐者道:「文书已定。
」南坐者道:「拿文书来我看看。
」一看颜寿命只有十九岁,于是取笔一拐,对颜说:「让你活到九十。
」颜大喜,叩拜而回﹝俗称;开后门﹞。
管辂对颜说:「北边坐人,是北斗,南边坐人,是南斗。
南斗注生,北斗注死。
凡人受胎,皆从南斗过北斗,所有祈求,皆向北斗。
」
这个故事很有名,流传久远。
管辂在历史上实有其人,《三国志》称他「年八、九岁,便喜仰视星辰,及成人,风角占相之道,无不精微」。
附会为他说的:「南斗注生,北斗注死」的理论,广为流传。
道教吸取这种说法,专祀南斗的庙宇叫南斗星君庙,民间俗称「延寿司」,乃因东岳庙七十六司的第四十四司称「增延福寿司」。
图片
二、北斗七星
北斗七星是在北天排列成斗(或杓形)的七颗亮星的合称。
这七颗星叫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
古人把这七颗星联系起来,想像成古代舀酒的斗形或勺形,所以北斗在民间又俗称「勺星」。
天枢、天漩、天玑、天权组成斗身,叫做「斗魁」,又叫「璇」;玉衡、开阳、摇光组成斗柄,叫做「杓」。
北斗七星即大熊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