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石臼,违者如同年糕,放入石臼用大石碓活活捣死,兵士不敢懈怠。
王僧辩则是采用另外一种方法鼓舞士气,著绶挂印俨然如同上朝,乘坐四人抬着的舆,鼓吹仪仗前呼后拥,来回城头巡查。
不仅是已方,叛军也被他的威仪震慑,居然没想着一箭射死他,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侯景也不禁佩服王僧辩的胆勇。
攻防三旬。
进入五月,夏季天气炎热,叛军始终不能攻克巴陵城,军粮将尽,疫病增生。
虽然拼命猛攻,城却是始终攻不下来。
军士死伤渐多,士气也就一天天地低落下来。
毡房毕竟只是临时房,建造在湿地之上,住久了士兵难免得病。
受伤的军兵得不到妥善医治照顾,许多人就此死去。
为了避免军营环境继续恶化,尸体自然是抛入江中喂鱼。
巴陵城内的条件相比城外叛军好得有限,双方都在咬牙苦撑,看谁先熬不下去。
坐镇江陵,等待前方消息的萧绎也很难熬。
上个月侄儿萧詧听闻侯景攻克郢州,遣蔡大宝率兵一万进据武宁。
遣使至江陵,声称来援助叔父——去年他率二万大军,二千骑军前来攻打过江陵。
萧绎应对强硬,斥责蔡大宝为何忽据武宁?今当遣天门太守胡僧祐精甲二万、铁马五千顿湕水,待时进军。
萧詧被吓了回去。
而萧绎回复中提到的天门太守胡僧祐,此时因忤旨已经坐牢一年多了。
萧绎手头没有精甲二万,二千还是能挤得出来,更不缺战船,只缺敢战将领。
他想派援兵前往巴陵,晋州刺史萧惠正推辞不愿意去。
萧绎只好从监狱里把胡僧祐放了出来。
授假节、十二班的武猛将军,还不如陈霸先当年的级别高,可见麾下已无得力大将。
胡僧祐率领好不容易抽调出来的二千人援救巴陵城。
临行令其子在家开两门,一门朱,一门白。
吉由朱门,凶由白门,不捷不归。
萧绎壮之,叮嘱叛军如果水战,就用大船碾压过去。
如果步战,就开船直奔巴丘,不要与之交锋。
杀敌其次,重要的是鼓舞城内士气。
胡僧祐乘坐船舰出了湘浦进入大江,即到巴陵城下,向城内抗战的将士传达了湘东王的问候。
请大家继续坚持,大批援军不久就到。
喊完话,胡僧祐掉转船头就走。
巴陵城被叛军团团围住,以这点兵力想杀进城里根本不现实,反倒会成为叛军的战果,打击城内士气。
原路返回很可能会遭到攻击,胡僧祐顺着湘水进入洞庭湖,绕到湖西上岸,再经过华容西上,一路返回江陵。
没想到刚上岸还没走几步,叛军早已在白塉等待多时,埋伏的五千兵马气势汹汹地逼近过来。
在叛军看来,若能歼灭这支部队,把斩下的脑袋往城下一摆开,城中士气必然动摇。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