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
董承一时语塞,赶紧细想思路。
毛阶却不等他反应说道:“我大汉土地百万里,可供养人口千万人。
又有何处不能耕种?而百姓却沦落到如此惨状。
只因战祸连连,一块土地,旬日之内,便数次易手。
官兵如土匪,抢劫掳掠。
毫无纪律。
庄稼未及收成,便被糟践一空。
今九州分裂,群雄并起。
互相厮杀,已至国家不宁,这种种乱象,真正之原因。
乃是没有一强大之政府。”
毛阶这一番话掷地有声,不但曹操阵营人拍手叫好,连百官也啧啧称赞。
即使是被毛阶反驳的董承也佩服不已。
毛阶又开口道:“公家没有能维持一年的储备,百姓没有安定的心思,这种状况是难于持久的。
即便是如要百姓安定耕种,就要有一强大有严明的军队以做屏障。
这军队外抗诸侯征伐。
内平强盗匪寇。
百姓无性命之忧,便可安心生产,军队便可发展壮大,致力于种植耕业,积蓄军用物资,等待时机,届时便可出兵平叛,天下便可重回一统。
这才是为国家着想的千秋大计。”
“好。
先生此言,某深感不及。”
董承并不矫情。
自己辩论不及他人,果断承认。
对毛阶行礼道。
毛阶立刻回礼。
曹操看着这一幕,不言不语。
只做壁上观。
等酒宴完毕,独留毛阶入内室。
只二人细谈。
曹操说道:“操此前数战,皆因粮食接济不上,被迫中途撤兵。
孝先(毛阶表字)刚刚曾言致力于种植耕业,积蓄军用物资,等待时机。
想是已有打算,可否细解。”
();() 毛阶说道:“明公攻打颍川汝南的黄巾军,夺得了一大批耕牛、农具。
何不用就在许昌一地开垦土地,实行屯田。
荒芜的无主农田收归国家所有,招募北方各地流民,按军队的编制编成组,由国家提供土地、种子、耕牛和农具,由他们开垦耕种,获得的收成,由国家和屯田的农民按比例分成。
还可细分于军屯与农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