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见素也惊了一下,他思索片刻,想起这刘备今日与那吐蕃使者斗殴,公主也恰好分管此事。
既然如此,他也不好说话了,只是埋怨着刘备:“你呀,太心急了啊,这可是简在帝心的大好事。”
韦见素继续絮絮叨叨念道:“等会杨相之事,你看我怎么做,记得须随声附和,我们共渡难关。”
刘备沉默应对。
……
“圣人至!”
一时之间,满厅皆寂……
没有人再说话了,众人纷纷起身,整齐划一,向上方行礼。
“圣人至!”
“伏惟吾皇,万寿无疆!”
“伏惟吾皇,万寿无疆!”
声音一层层传开,而屏风后已响起了一个苍老而爽朗的声音。
“众卿安康。”
屏风后的御座上,李隆基沐浴在众臣的恭贺声中,略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已经七十岁了,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如同沟壑纵横。
即使头已经花白,但依旧梳理得整整齐齐,用一根玉质的簪束起,显得干净利落。
自古以来,日月轮转,昼夜更替,此乃天地之常理,非人力所能干预。
但他不一样,他是古往今来屈一指的大圣君!
他永远精力充沛,永远年轻,连太子都不需要!
这盛世之景,犹如日月光辉,照耀寰宇,令万民景仰,百世传颂。
这一切,独属于他!
即使凡夫俗子们絮絮叨叨说安禄山反叛,他离开长安……见识短浅于蝼蚁一般。
他们不知道,他有多么的英明睿智,雄才大略,而现在的困难,只是暂时的挫折而已!
屏风旁边,高力士缓缓走出,看着韦见素问道:“韦相,你不是说你有事禀告吗?”
韦见素听到此言,干脆利落地径直跪倒在地,干脆利落地全身趴在了地上,开始磕头。
“嘭!”
“嘭!”
磕到脑袋通红,韦见素方才双膝脆地向前往挪了两步,哭喊着道:
“圣人,臣冤枉啊,请圣人勿要错怪于我啊!
杨国忠所干之事,我一概不知啊!”
刘备目光一滞,心中只涌起一股无力感。
杨国忠一死,门下这群碌碌钻营之辈立马背叛,这也并不让他感到意外。
只是这种人,是怎么混到披红带紫的位置上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