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润泽诗会,有何讲究?”
柳预虚心求教。
宋佳霖虽然诗词文章样样稀松,但消息灵通、人脉通达,堪称万事通包打听啊。
宋佳霖果然如数家珍:“其实简单的很,就是求雨!
春雨非常珍贵,足以决定一年收成。
若能作求雨诗取悦龙王,在雨水这一天下雨,便可确保风调雨顺。”
“不过,我滁州下辖十来个县,都要在【雨水】这天求雨。
在滁州润泽诗会上,各县学子都要争这个彩头,八仙过海,各显本事。
有本事能顺利求雨的,便可夺得诗会头魁。”
“也就是说,各县比赛斗诗,来夺头魁?”
柳预一点就透。
“没错。”
宋佳霖压低声音:“据说,范仲永因在我县灰头土脸,无地自容,已经更换了学籍,成了邻近宝山县的童生。”
“???”
柳预大开眼界:“还有这种操作?”
“有。
他范家家大业大,横跨数县,为了科举什么作不出来?”
两人聊着,已来到醉仙楼。
醉仙楼乃是滁州最奢华酒楼,高达七层,被妆点花团锦簇,春意盎然。
田洪凤带着一干本地名士、士绅、乡绅、望族族长,在最顶层大摆宴席。
人挤人,人挨人,竟然将最顶楼挤得水泄不通。
柳预注意到,在醉仙楼顶层还有一座诗坛,应是向龙王求雨用的。
看到柳预来到,田洪凤笑道:“柳预来了,来,坐这边。
我介绍一下各位宾客。
这位是黄廷玉老大人,前年以礼部侍郎致仕,这位是牛文达老先生,曾经官至庐州知府,大前年告老还乡···”
他一一介绍开去。
所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能蒙田洪凤盛情邀请的,哪有平头百姓?
不是致仕官员,就是望族士绅,或者是后起之秀读书人。
谁都不认识的柳预,向众名士客气拱手,一一寒暄见过。
黄廷玉上下打量柳预,盛赞道:“田大人,久闻您请圣裁,发掘出了一个四甲上案首柳预,二月圣刊竟有五篇并列,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乃是一表人才、气宇轩昂的麒麟才俊!
我滁州人杰地灵,后生可畏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