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宫里承恩日,放宫人在偏门与家人见一面,他家人都一副挟恩图报的姿态。”
陆景恒不解“都说小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怎么会送小儿子入宫”
慕离风当初这是这么疑惑的,闻言忍不住笑了笑“农家又不是享清福的,情况自然不一样。
一来宫里选太监的年纪有要求,二来家中年纪小的孩子干活少还要人照顾,很是累赘。”
在官宦家里,有的是仆人照顾孩子,所以家中长辈只要苦恼自己多疼哪个后辈一点便好。
但在穷苦人家,还要考虑到家里吃饭和干活的问题。
孩子是自己生的,更是家中的劳动力,甚至是以后给自己养老送终的“工具”
。
养儿防老,传宗接代,这才是他们努力生孩子的根本原因。
至于生下来养不养得起,那就另说了。
反正卖儿卖女又不是稀罕事,实在不行就卖了换银子。
“那宫女呢”
陆景恒追问,他在军中和士兵相处多是打架喝酒,甚少提及家中,免得士兵想家,所以竟没怎么了解过这些。
“那宫女家里倒是有些钱财,并不需要卖女儿。
但村中都觉得进宫是飞上枝头变凤凰,所以当小选的人来村子里选人时,姑娘们都争相前去。
最后村里还好生比试了一番,才选出两人送去了小选,但只有宫女一人被留了下来。”
可惜,入宫伺候人,动不动就有性命之忧,完全不是他们想象中的天堂。
慕离风听了这些,才知道原来百姓家中家家不同,越发吊起了他的好奇心。
之后贵妃干脆寻来不少杂给他,左右也不指望他封侯拜相,天天四五经也太古板无趣了些。
小小的孩子不能时常玩耍本就可怜,贵妃哪里还舍得让他天天对着正经发呆。
那些杂有的是游记,记载了山水之美和各地风土人情,也有农匠,写的是务农的知识与匠人技艺。
不过都是些粗浅的东西,毕竟手艺人绝活轻易不外传,非得拜师才能学,但慕离风依然得津津有味。
“母妃还找来不同的太监宫女给我说外头的事情,免得我病中无聊。”
所以慕离风懂那么多,一多半的功劳在贵妃身上。
陆景恒不得不承认,他们陆家上一辈中最出色的,就是他这位姑姑了。
至于他那个喝了酒就乱撒酒疯给儿子瞎起表字的老爹不提也罢
“对了,过些日子母妃过千秋,你替我寻些有趣的礼物来。”
慕离风突然想起这一茬,“她十分想念在国公府的日子,明日咱们回去瞧瞧,我还没去过母妃闺房。
顺道问问外祖母,母妃可有特别喜欢的东西。”
陆景恒自然说好“明日我恰好休沐。”
顺便,对于慕离风把去忠国公府说成是“回去”
表示十分受用。
离风把他家当自己家呢请牢记收藏,网址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