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汴京生活了几十年,但她心底从未将汴京当做过家乡。
眉州虽没有汴京繁华,但不是她真正的家乡。
再者,爹娘病逝前曾说过想回眉州。
于情于理,她都该回眉州。
等赵宗实回到汝南郡王府后,李嬷嬷便提出告老还乡的请求。
任氏和赵宗实都舍不得她走,但是也知道她的身子不好,不能再伺候他们,不得不同意她回乡。
李嬷嬷离开汴京的那一天,赵宗实亲自送她上船,并再三叮嘱她在眉州好好照顾自己。
还说,等过段时日,他会去眉州看望她。
在赵宗实心里,李嬷嬷是他非常重要的亲人。
这几年,他在宫里和李嬷嬷相依为命。
如果不是李嬷嬷陪着他,照顾他,他不一定能在宫里撑下来。
回到眉州后,李嬷嬷并不打算什么事情都不做,坐吃山空。
她想找些事情做,打时间。
她的侄子侄女便建议她去大户人家教导规矩礼仪。
李嬷嬷的侄子侄女都在史家的商铺里做事,对史家一直充满感激。
史家大娘子得知他们的姑姑要回眉州,便想到请他们的姑姑教导史家的几个孩子。
李嬷嬷的侄子侄女求之不得。
在汝南郡王府,李嬷嬷虽不负责教导小娘子和郎君们的规矩礼仪,但是她深知郡王府的规矩,也了解宫中的礼仪,让她教导规矩礼仪并不是什么难事。
在侄子侄女的央求下,李嬷嬷打算去史家看看。
如果史家家风清正,她愿意教导史家的孩子学规矩礼仪。
李嬷嬷去了史家后,便同意这份差事。
于是,李嬷嬷成为了史家的教养嬷嬷。
史湘玉带着宋嘉树和小苏轼去史家,听过李嬷嬷的教学。
听完后,感叹李嬷嬷不愧是在汝南郡王府和宫中伺候过的人。
李嬷嬷不仅教导史家小娘子们的规矩和礼仪,也教导史家小郎君们。
她虽是老婆子,但是毕竟在汝南郡王府生活多年,又在宫中伺候几年,对男子的规矩和礼仪也是非常了解的。
史湘玉担心李嬷嬷在史家待不了几年,便让宋嘉树跟宋嘉橘一起去史家跟李嬷嬷学规矩和礼仪。
小苏轼是宋嘉树的小尾巴。
宋嘉树去史家学规矩礼仪,他自然也要跟着去。
每日下午,宋嘉树带着小苏轼去史家学习规矩和礼仪。
李嬷嬷知道史家的小郎君们和宋嘉树他们日后都要考科举当官,所以一开始教导他们读书人和士大夫的规矩和礼仪。
其实,读书人和士大夫的规矩和礼仪并不是很多。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