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小说

故宫呼呼和(第4页)

殿内设有宝座、屏风及熏炉、香亭、鹤式烛台等。

大政殿用于举行大典,如皇帝即位,颁布诏书,宣布军队出征,迎接将士凯旋等。

此殿为清太宗皇太极举行重大典礼及重要政治活动的场所。

顺治元年(1644年)顺治皇帝福临在此登基继位。

大政殿

十王亭

十王亭位于大政殿两侧八字形依次排列,是满族八旗制度在宫殿建筑的反映。

其东侧五亭由北往南依次为左翼王亭、镶黄旗亭、正白旗亭、镶白旗亭、正蓝旗亭;西侧五亭依次为右翼王亭、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红旗亭、镶蓝旗亭。

十王亭是清初八旗各主旗贝勒、大臣议政及处理政务之处。

大政殿和成八字形排开的10座亭子,其建筑格局乃脱胎于少数民族的帐殿。

这11座亭子,就是11座帐篷的化身。

帐篷是可以流动迁移的,而亭子就固定起来了,显示了满族文化发展的一个里程。

十王亭(局部)

鸾驾库

鸾驾库位于大政殿正北,硬山前后廊式正房十一间。

清代乾隆初年以前的銮驾库并不在此处,而是在崇政殿前的东七间楼,当时称为“銮驾音乐楼”

乾隆十一年(1746年)至十三年增建行宫建筑时,因东七间楼需挪改,将其内存放的銮驾乐器等移至现址,并把原有的五间正房扩为七间,后又扩为十一间。

[19]

銮驾库中存放的物品,主要是皇帝东巡时所用的仪仗和乐器。

仪仗包括轿、舆、交椅和各种旗、幡、钺、斧、枪、戟、瓜、伞、盖、扇等,是皇帝出巡或上殿时排列在其周围,用以展示“天子尊严”

的。

乐器则是在清宫丹陛大乐、中和韶乐、卤薄乐等乐部中使用的大铜角、小铜角、画角、蒙古角、金口角、行鼓、仗鼓、排箫、云锣、编钟、编磬、建鼓、筝、琴、瑟、龙笛、笙、方响、拍板等等,供御驾行进和宫内典礼时所用。

[19]

政殿殿庭最南端东西各有一座奏乐亭,同为四角攒尖琉璃瓦顶,建于两米多高的方台之上,台下一侧设券门,有台阶通达亭内,供乐工上下。

这组奏乐亭应是建于清太宗时期,逢大政殿有重大庆典时在此奏乐,清入关后皇帝东巡时仍然使用,但因主要的乐部多是设在殿前较近的地方,亭中乐队应是用于皇帝上殿时接驾和筵宴伴奏等场合。

由于奏乐亭是大政殿区域整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结构简单而又坚固,所以一直保存得比较完整,成为沈阳故宫东路南端的标志建筑。

[19]

奏乐亭

中路建筑

大清门

大清门是沈阳故宫的正门,俗称午门。

大清门建于天聪六年(1632年)之前,为盛京皇宫中皇太极续修的早期建筑之一。

原称大门、正门。

崇德元年(1636年)定宫殿名时称大门为大清门。

大清门的满文译音为“代青杜卡”

(代青即大清,杜卡为门)。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