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转向孝和帝,“臣崔致,现下任翰林院编修。”
“好!
你想要何等赏赐?今日便是要升官,朕都应了你!”
这下四周人可都面面相觑了,再不夸张吹捧,苦着脸看这籍籍无名的人儿,要因着一只不知有没有的鸟儿坐上大官了!
“陛下。
”
崔致开口了。
“微臣请旨,前往凉州剿匪。”
此言一出,又是一片安静,众大臣眼中从艳羡变到不可思议,再是纷纷以为他有病一般,荒唐地咧着嘴。
凉州?剿匪?
先不说去那穷乡僻壤跟被贬黜没什么区别,就说这剿匪拖了这么久不得解决,不知其中牵连着多少要害。
这么一个初出茅庐的书生,居然大言不惭地要去剿匪?
怕是还没到土匪窝,先叫那些大人物一根指头碾死了!
孝和帝也显然没想到,一时眉头皱起,久久不语。
他近日原本就因凉州匪乱一事愁,自己那个儿子不中用,属地乱成了一锅粥,自己睡觉都梦见那帮土匪打进了上京!
如今却突然出现一个八品小官,说要去剿匪,虽说是那年状元,可听起来简直是胡闹。
“你要朕如何信你?毕竟剿匪一事非同小可,连燕王都束手无策,你若办不好,可是要人头相抵的。”
崔致微微一笑,“陛下,岩鞘岭一事,势力错综复杂,臣一清白之身,左无利益相搅,右无队列可靠,也不必顾惜折损大将,您何乐而不为?”
他见皇帝还有犹疑,又温和补充道:
“若让臣前去,或还有平剿一日,如未有那天,微臣这条命,还请您随意处置。”
他长身玉立,气韵出众,又沉稳从容,好似事情已经做成三分。
小小年纪便如此冷静沉着,颇叫人有些牙酸。
孝和帝显然也被他说动了,总之多他一个少他一个也无甚干系,既然有如此鸿志,赌上一赌又如何。
“那便依你所言,即日起,你领平剿使一衔,持符节,前去凉州剿匪!
朕会叫都督府协助,粮食金钱任你取用。
但若你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