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料一垅还没播种完,工作组又发现了新问题,马上提出了批评,“密植!
密植!
上级三令五审,要密植!
你们怎么就是不听呢?难怪人家别的地方,都亩产万斤粮啦,你们吴家沟,才亩产几百斤。”
大驴子又是一脸懵瞪,望着年轻人,看了一会儿,说,“早年,小鼻子在时,我们种玉米,间距是二尺;后来,合作社时,上级要我们合理密植,就改成了一尺半;今年,听了你们的,我们已经改成一尺的间距,这已经够密啦。”
工作组的年轻人,冷峻地看着大驴子,极度不悦地说,“早先,你是在殖民地种地,如今,你是为社会主义种地,当然不一样啦。
种子也是有灵性的,它在殖民地不长,在新社会就不一样啦。
“可是,你呐,脑子里还装着封建思想,哪里能跟得上新形势?听说过没有?我们的口号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你们应当这样种”
说着,年轻人抓过一把种子,密密地撒到垅沟里。
一点办法没有,吴家沟人只好照着做了。
麻烦还没完,地只种了一半,玉米种就快没了。
大驴子只好到邻近村子去淘弄种子。
走了几个生产队,队长也都在那里叫哭连天,说他们也没种子啦,正想往吴家沟借呢。
回到村里,大驴子向工作组汇报了情况。
工作组的年轻人,翻动了一会儿眼珠子,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只得让大驴子自己去想办法。
实在没办法,最后,大驴子只好用剩下的种子,让捻种的人,按照二尺的间距,一墩只埯一颗种子,好歹把剩下的地种上。
春播结束,大跃进工作组撤离了吴家沟,吴家沟人这才松了一口气儿。
入夏,地温升高。
今年下种的时间,又比往年晚了将近一个月,草和庄稼一块儿长出,大驴子每天中午,带领吴家沟的社员“跃进”
,在地里锄草。
这样一直忙到夏末,雨季到了,才停歇下来。
这大半年,可把吴家沟人累坏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