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事我明给农场厂长提,那你别太伤心″。
"媳妇你真好……″
*
还没亮,古茗便起来给晏汐烙饼。
又将棉袄烤热乎,亲自给晏汐穿上。
倒好洗脸水,帮着擦脸,洗手。
这待遇也比得上古代的娇姐了。
晏汐忍不住一笑。
*
1969年,农场的工作告一段落.
晏汐委婉的向农场长提出,"国家想要迅速发展,就要重视人才,偏远的牛棚里,那些高级知识分子,只是去放牛实在是浪费人才″。
"晏汐同志看的远,只是上面没有明朗的态度,我们也不敢有其他的动作,唯恐犯了忌讳"。
"不过国家要发展确实需要人才,给他们的待遇恢复成正常人,只是不能自由活动,这个我还是能做得到″。
"多谢厂长″。
"晏啊,我知道那后面住着你公公婆婆,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我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予你们最大的方便,你可要记住我的好啊"。
"厂长,你可真不客气"?
"哈哈,我就是个大老粗,话直,就是想让你为我们农场多创造出有用的机械,你可要记在心里,有什么好处不要光记着汽车厂,也不能忘记我们西北农场"。
"厂长放心,我都记着,日后厂里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尽管给我发电报,我定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
下放的人很快就发现,管理者换了人.
待遇也提升上去,最少能够吃饱,也不阻拦邮寄过来的包裹。
这其中古茗寄得东西最多。
外表破破烂烂的羊皮被,打着补丁的破棉袄.
这些东西都按着与古父,古母一起居住的几位叔叔,按人头寄来.
惹得一众老头子老泪纵横.
"老古啊,我们谁都不如你,茗儿之前在京城的名声虽然不好,实实在在是个好孩子,我们这些老家伙都记他们夫妻的人情,有朝一日能够回去,必然不会忘记"。
"这些干嘛,咱们能活着就好…"
其中一个老家伙叹了口气:"可惜了,卢建国那老家伙一家早早的去了……要是等到现在,什么也能活下去。
听他有个儿子也安排在古茗下乡的地方。
″
*
ps:"亲爱的读者老爷们,新书上架,看到这里的宝宝求个好评,谢谢大家″。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