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直观感受是,与普通面包相比,欧包的价位更高。
陈儒提到:“既然市场已经定位了产品的调性,我们就顺流市场。”
柯凝赞同,如果降下价位,必定要减少成本。
消费者可能会被低价吸引,但热闹散去,人们还是选择质量高的。
奔着减肥或营养去,价格只要不离谱,可暂时放一边。
市场虽广阔,但创新存在上限,到最后产品必有诸多共性。
共性并不可怕,一个优秀的品牌善于在共性中寻找创新。
陈儒说:“这种带馅料的食物,消费者第一印象是皮厚不厚,一口能不能咬到馅儿。”
面皮成本不高,馅料复杂多样,成本高。
柯凝问她:“你对产品的出厂价格和销售价格做好预估没有?”
陈儒坦言:“有,但存在疑虑。”
低成本的欧包陈儒尝试了部分,面皮的口感一般,馅料少且创新力度不高,这样的产品更适合小企业。
中成本的欧包中面皮与馅料已达到平均水平,在可控范围内能做到创新,销售时注重以量达成效益。
高成本的欧包质量已达上层,可最大程度创新,工艺复杂,产量不高,销售时注重价位。
陈儒已经将中成本、高成本欧包投入中试阶段,具体数据可在中试得出结论,但职业素养要求她给出大概价位。
此刻回答不出。
柯凝让陈儒拿出方案时要求她质量和效益都要抓,陈儒不想主观臆断,想用实验结果论证事实。
但中试后,势必产生费用消耗。
“你是打算两种欧包同时销售出市场?”
柯凝没有指责陈儒的意思,放开手脚尝试是他传达的内容,只是他年轻经验少,没有考虑到资金的损耗。
这不怪陈儒,怪他自己。
下属是员工,不会从领导角度考虑,更不会想领导是否存在想法上的错误。
换句话说,即便想到,这话很难说出。
如同怀疑领导决策。
陈儒说:“不出市场,请部分人尝试两种欧包,给出评价和反馈意见,综合分析各项数据,最终择优。”
出市场会对品牌有影响,两种欧包,会造成品牌定位混乱。
柯凝攻读的是管理类学科,对于产品的营销也有研究,但在专业知识上是纯纯小白。
他在思考,他或许需要一位专业知识的领路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