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庆真诚地赞美道,这一句朴实的夸奖反而逗得蔡琰捂嘴一笑,严肃之人突然说笑话,本身就自带几分趣味。
“先生,您平时就在这里教书,想来您一定满腹经纶,精通诗经歌赋,熟读儒家经典吧?”
蔡琰转移视线,开始环顾四周。
教室空荡荡的,只有九张小桌,显然学生并不多。
作为教育世家蔡邕的女儿,蔡琰对此类情景并不陌生。
叶庆谦逊回应:“只是略知一二,略知一二。”
“听说您还擅长琴艺,不知能否切磋交流一下?”
蔡琰眼中闪烁着期待。
“哦,先生也会弹琴?”
蔡琰兴致盎然。
“略知一二,略知一二。”
叶庆依然谦虚地说。
幸亏前几天系统奖励了他琴艺精通,否则还真不知该如何与蔡琰展开话题。
有了琴艺这个共同点,两人开始热烈交谈起来,从伯牙子期到高山流水,从师旷、刘涓子到《阳春》、《白雪》,从“号钟”
到“绕梁”
,从五弦琴到七弦琴……
随着交流的深入,蔡琰愈被叶庆的博学所震撼。
蔡琰对于琴的认知仅限于汉末三国时期,而叶庆却掌握着上下五千年琴道的丰富知识。
这一点,让蔡琰深感钦佩,甚至自愧不如。
“先生对琴道的理解之深,令人叹为观止!”
蔡琰由衷赞叹,“先生提及的那些琴理新知,我闻所未闻,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可惜今天没带琴来,否则真想请先生弹奏一曲,能聆听先生抚琴,此生无憾矣!”
此刻,蔡琰对叶庆的好感已然倍增。
如此年轻就有如此才学,实属世间罕见。
她确信,叶庆在琴艺方面的造诣,甚至过了自己的父亲。
“无妨,改日有机会再弹给您听。”
叶庆道,“不过到时候蔡妹妹记得带上琴,我这里简陋得很,没有这些雅物。”
“叶大哥说笑了,您这里宁静雅致,是世间难得的清静之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