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小说

第三十七章 这地方狗都不住(第2页)

男女知青组长听到声,都从屋里出来了,同出来的还有北屋住着的一位老知青严仝。

严仝因为性格好、年纪大,在北屋很受欢迎,被众人推出来,担任相当于大学寝室长的职责。

杨开泰见了人,撂下一句:给人安排好,说完转身就走。

仨新知青面面相觑,大队长这就不管他们了?

严仝打量着三人,主要是俩男同志,从头到脚辨认了一番,伸手向荣国宇和安广夏点了点。

“你们俩跟我来北屋,剩下那个,华子高,就你给安排了。”

说着,眯起眼,和男知青组长对视:

“别和我说住不下这种屁话!”

严仝才不久前从男知青那边搬到北屋,空出来一个床位,所以不可能住不下一个人。

“还真住不下。”

搬走一人,能空出来多少位置?早被其他人瓜分完了,这会子挤下一只狗还行,一个人?那是真挤不下。

“无所谓,你是男知青组长,反正,我这儿已经接收了两个人,剩下一个,你自己看着办吧。

这都解决不了,呵呵,你自己想吧,看看大队长会在你档案上怎么写年终总结。”

威胁往往是最有力的武器。

华子高当即就变了脸色,个人档案,往大了说,关乎到回城名额,往小了说,关系着能不能有假回家探亲。

去年公历十一月,杨开泰终于从别的大队手上,自公社那儿抢到三个回乡探亲假。

华子高也申请了,最后或许是因为,去年给了新知青们脸色,探亲假没落到他头上。

被准许探亲的仨,现在都搁北屋住着呢,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三人,几个月前会被老知青排挤的原因。

只能说,老知青中,小肚鸡肠的人确实多。

“明明你们北屋那么大,多住一个人,怎么就不行了?”

“你还知道北屋大呢?那你应该知道北屋是什么地方吧?那是待人接物的地方,堂屋的确大,伱要愿意,我不反对你来堂屋打地铺。”

华子高准备据理力争,严仝完全不给机会,道理?谁还没有一大套了?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边吵吵,严仝一边让人赶快进屋,先把床位的事儿给定下来。

说实话,北屋两个间,这段时间是挺空的,因为一边都有两人去县里上学。

大队长给特批,允许上学日住学校寝室,只周末和农忙的时候必须回来。

从正月初七到现在,北屋男女知青们确实住的宽敞,但住的宽敞了,又不代表人搬走了,因此北屋左右两间房,确实都只能再挤下一个人。

眼见人吵的不可开,才当上女知青组长没几个月的枚余芳插了句嘴:

“吵啥呀吵,倒座房不是空着嘛,整理一下,让人住进去不就得了?”

住倒座房这一解决方案又被提了出来,上次还是冼小凤等人到来时。

倒座房里没有炕,那时候户外零下二三十摄氏度,让人住倒座房,和故意杀人差不多。

换做现在,其实也没差多少。

三月上旬的黑土地,常规气温依然维持在零下七八摄氏度,三不五时还能落个雪。

作为当事人,蔡军伟一直闷在原地,就没人来问他的意愿,这让他很不爽,当即嚷嚷开:

“倒座房?狗都不住,你们这样不是欺负人嘛?回头我就写信到京市,给你们举报了,你们一个个都别想跑。”

这人突然爆,吓了在场众人一跳。

枚余芳没敢再说话,华子高也不吵了,只严仝一人用看白痴的眼神端详着蔡军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朝为田舍郎

朝为田舍郎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大唐天宝,顾青身着布衣从烟尘里走来,在长安皇城的大道上,看着鳞次栉比的华丽殿宇,一步,两步,步步生莲。他渐渐握住了这个强盛王朝的脉搏,也看到了饱受挫折打击的李隆基那张灰败阴暗...

精灵之性格大师

精灵之性格大师

激萌的萝莉,热血的少年,为打破次元壁一往无前...

灵气复苏之我是女神

灵气复苏之我是女神

穿越到另一个平行空间的地球,这里和原来的世界历史完全一样,只是11年前,科学家做实验打开虫洞后,引发了一系列的变故,地球充满了一种叫灵能的能量,全部生物都进化了,而且地球上随机会出现未知的空间虫洞。沈...

三个男人竟然想追我?

三个男人竟然想追我?

吴知蓝是一个坚持着两个信条的人。第一,她决不借钱给他人第二,第二,她坚决不给别人恋爱建议。因为,在大学时期,她却被卷入了一个朋友的恋爱故事,最终失去了朋友和平静的日常生活。有一天清晨醒来,吴知蓝惊讶地发现人们的头顶上浮着恋爱窗口栏口。这个窗口显示了男人们对她的好感,并且某些男人开始与她产生了暧昧的关系!于是,她需要在这些男人中选择一个。但是,令她震惊的是,在三个男人的恋爱窗口栏口中,她居然是!她感到难以置信,却也流露出一丝期待。是成为总裁和富二代的恋人?还是与发小明星陷入热恋?吴知蓝陷入了选...

重生八零甜如蜜

重生八零甜如蜜

曾经,你们毁了我的人生。现在,我回来了洗干净脖子,等我喂,那个谁,我不需要帮手,麻烦你离我远点儿行吗...

笔下小说女主来到现实怎么办

笔下小说女主来到现实怎么办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只要是我塑造的女主角,总有一天都会从小说中来到现实世界,这也是我小说总是没法继续写下去的原因。李书山...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