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过觉的人都知道:正常人睡觉是不穿鞋的。
所以,王2现在也没穿鞋,脚底板当然硌!
加上还没路!
好在他心灵手巧,很快用老树皮做鞋底,嫩树皮搓绳,做了一双人字拖。
“哎呀!
不好!
现在是清朝,留头不留,留不留头。
要是清朝早期就危险了,我没辫子,会不会被抓住砍头。
如果是清朝中晚期还好,可能会没这么严。”
又摸摸自己的板寸短,“这头!
我说我是个和尚就好了。
好像也不行,和尚是有戒疤的。”
“那说我是还没受戒,师傅说我凡俗未了,要我还俗好了。
好像也不行,有师傅的僧人,就算没受戒,应该也做过早课,会念经,我不会!”
“那我就是打杂的和尚好了,这身球服在这里怪异,正好可以说庙里的打杂服。”
“打杂和尚也得要有出处的,得说一座寺庙作出处。”
“老家肇庆那座庆云寺够大,人多,去玩过几次,正好熟,说是那里正好。
并且,肇庆离这里香洲市百多公里,正好有信息差。
哦!
香洲市在这清朝叫香山县才对。”
“就这么定了,我的身份就是:一个溪县小孩,从小在庆云寺里打杂的小和尚。
现在长大了,没被师傅受戒收做徒弟,不能在庙里呆下去。
只能离开寺庙,来香山寻找不存在的亲戚,找活计糊口。”
边往那边城头走的王2,就这么一阵头脑风暴后,给自己定了一个身份。
这时路边田地里,一个农妇在正绑禾秆草,绑稻草人,侧旁另一田里还有一长鞭男汉赶着牛,按着犁翻田。
王2学着电视剧上的和尚一样,单掌立于胸前,对着两人轻轻一揖。
开口问:“两位大叔大婶施主,请问哩度是乜地界?今年是乜年?”
话一出口,王2自己有点惊呆了:这学的啥问话!
西行的唐长老问路,问道广东来了!
田里两人竟听明白了!
妇人回答:“哩度是翠宝村,今年是乜年母鸡,母鸡,我只是耕田噶,我母鸡。”
大叔使慢了曲犁,目视过来,开口说:“小师傅,今年是甲午年。”
王2:“大叔可知公元历,今年是公元几年?”
大叔:“母鸡,母鸡,我母鸡。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